枝江董市名人董和--轻轻地

家乡区县: 湖北省枝江市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迁为益州太守。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及刘备败刘璋,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幹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为诸葛亮所叹服。

董和祖先原本是巴郡江州人氏,汉朝末年,董和率领宗族西迁,被益州牧刘璋任命为牛鞞,历任江原长、成都令。蜀中富庶,民风奢侈,但是董和勤俭节约,衣食朴素。有豪强畏忌董和执法严厉,说服刘璋改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董和动身前往新任地前,下属和几千百姓恳求他留下来,刘璋得知后,留董和在原地继续任职两年,并升为益州太守。董和结好南方外族,外族都很信任、爱戴他。

刘备入蜀后,任命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自此董和又为官二十余年,外联少数民族,内干机衡。他病故之后,家中所留财物极少。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国,则亮可少过矣。”

董和为官清廉,如推行俭朴风气,令蜀地奢侈风气有所改善。甚至到死时都无多余之财。

而且受人爱戴,因其而真诚待人,不止蜀人,连蛮族都爱戴、信任他。

董允,董和之子,蜀汉侍中守尚书令。字休昭,董和之子。刘备立太子,董允被选为舍人,徙洗马。刘禅继位,迁董允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北代前上疏刘禅,劝其宫中之事向董允等咨询,不久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宿卫亲兵。延熙六年(243)加辅国将军,七年任侍中守尚书令,九年去世。

轻轻地(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