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居所 文化的盛园

家乡区县: 四川省绵竹市

天地之化育,造化钟神秀!
巍巍曙光山,悠悠绵远河!
绵竹紫岩山又名绵竹山,地处成都平原与岷山山脉交汇处,西北面高山天作,群峰叠翠。沱江之源绵远河蜿蜒出群山,曲曲折折,一泻千里,与紫岩山相依相偎,形成闻名远近的紫岩山风景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了紫岩山风景区融名山、名水、名人、名园为一体的独特韵致,千百年来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由衷赞叹。唐代诗人王勃赞其“盘基跨险,列嶂凭霄,飞泉瀑流,绿树玄藤。”唐代诗人吴融的《绵竹山四十韵》诗云:“绵竹东西隅,千峰势相属。崚嶒压东巴,连延罗古蜀。……”道教典籍《云笈七笺》把绵竹山列为天下名山七十二福地之一。
而就在紫岩山风景区内有一个川西北的古镇,名叫汉旺,小镇位于两座大山夹击的河谷内的开阔地带,两座山东边的叫曙光山,西边的叫紫薇山,两山之间的河流名叫绵远河,是沱江的上游主流,河水来自更深的横断山区边缘的雪山──雪宝顶。作为闻名遐迩的古镇,汉旺镇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有厚重的文化遗产,丰富的旅游资源。
千百年来,历经王朝更替,历经风风雨雨,小镇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变的是幽美的环境,动人的传说和永恒的神秘!
太子宫
古时的汉旺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一个标准的世外桃源;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有诸如东方汽轮机厂等众多国有大型企业落户,高楼林立,机器轰鸣,汉旺镇也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重镇,经济繁荣,欣欣向荣。
就在这个工业重镇的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高达十米的大型群体雕像,雕像下面是音乐喷泉池,在喷泉池旁边树有一块石碑,上书曰:“神武汉王”,点明了雕像的主人公是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再看看群体雕像,栩栩如生:刘秀身披铠甲,手执长矛,在众将士的簇拥下,马踏前川,矛指远方,眉宇间王气凝聚,霸气十足。每到周末的夜晚,音乐响起,喷泉发力,一时间,数十条朝天而立的纯白色水柱以各种姿势绽开,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着,跳跃着,而神武汉王似也陶醉其中,似听非听,与民同乐。围观的人们要么痴迷于壮观的气象,要么用手触摸汉王身旁的雨露,要么慨然而叹……
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雕像怎么会现身于此呢?据说刘秀和这个小镇有着不解之缘,有上岁数的老人说刘秀曾在这里带兵打仗,后来兵败逃到镇后边的大山里;也有人说古时人们在河里挖沙发现了带有刘秀字样的碑石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两种说法人们比较认定的,一是小镇的名字汉旺缘于“汉王”的音译,二是光武帝刘秀做太子时曾在小镇东边的曙光山中读书学习过,今天仍然存在的太子宫可以见证那段历史。
曙光山从山下看很像一个巨大的佛头,这是自然形成的,由于是大山,因此在大小上它绝对超越了乐山的“隐型睡佛”。尤其是那一瞥眉毛,恰倒好处,其实那是山尖的一棵不知道有多少年头的酸枣树,没有10个人是不能将它抱住的。而在当地的人们看来,这是一颗风水树,是它带来小镇的兴旺发达和风调雨顺,是它让小镇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太子宫在曙光山中,乃山中藏峰,可谓别具一格。这座山峰是相对对立的,在群山环抱当中,一峰突起却藏于群山之中,的确是一个非常幽静的读书场所。静坐于太子宫,唯有山泉流淌之声,栖鸟闲鸣之声,忘却自己,忘却尘世,只是须臾之间。
从山下爬到太子宫,即使你抛却了一路的风光美景,即使你身强体壮,也至少需要二个小时才能一睹它的神韵。似乎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似乎是崇信无限风光在险峰,刘秀把读书的地方选在这儿。当你行进时,你会发现这是真正的羊肠道,因为这条路就在几乎笔直的山麓上,是被放羊的人和山羊踩出来的小道,由于多年雨水的冲刷,小道越发的危险,砂石小道随时有塌方的可能。沿着危险的小路,绕过前山,就能够看见单独矗立的太子宫。下到前山的谷底,太子宫仿佛就在头顶了,但是等到上山的时候才发现路原来比前面的更加难行,虽然没有了塌方的危险,但是几乎直上直下的路让你不得不四肢着地,匍匐潜行,先走上去的先生一般都会用竹子将后面的小孩和女士拉上去。陡峭的山路蜿蜒而上,一路上能看见更陡峭的“竹道”,山里人在采伐树木和竹子以后一般会将木头和竹子直接从“竹道”滑到谷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这种道上行走,你定会想到天险华山的苍龙岭,这里有过之而无不及啊!韩愈要是在这儿来,可能不仅仅是号啕大哭,投书求救了!
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太子宫,你首先看见的是一只石龟背负着一块大碑,碑是清朝乾隆年间所立,清楚明白的讲述了汉光武帝在此读书的历史。如今的太子宫几经大火焚毁,几经重修,虽也不复当初的辉煌,但新修的小庙仍在默默地叙说着曾经的历史。刘秀读书的石室让我们蓦生敬意,凭吊古人之际也不免有大江东去,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感!

哦,这样啊(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