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点 3.1 铁索桥 3.2 坐佛 相传坐佛姓朱名青,法名觉空,益州江油牗今四川江油牍人,隋末唐初云游武都,一日来到陈家坝,斋后信步到此,观其地其境,山峰秀丽,丛林茂密,且遍山野果,山下潺潺流水,半崖奇峰后有一天然洞窟可居,真乃一仙境也,于是择其地而修行。并在灌木丛中植青杨树,营造林木,养仙鹤,乘其出游。当地人不知其姓名,称为仙家。村东南龙兴寺内僧侣尊朱为师傅,常请去寺内讲经说法,有时到村子里给村民医病。他和僧俗相处很好,村民们对他也非常敬重。有一年冬,数日不见下山,一日清早几个徒弟上山去看望,走至洞前,见师傅打坐不吱声,连叫几声亦不应,近前细看,已安详坐化。 3.3 立佛 系角弓乡下候子人,姓董,名维君,法名普静,宋代举人,上京应试落第,回家途中购得佛经数卷,隐姓埋名,过家门而不入,直上肖山水仙坪的黑崖洞居住下来,在此处独自修行。黑崖洞洞口正好面对朝阳洞。相隔七八年后,父母拿着衣服、食物,上山找到儿子,劝其回家,子不从。董后到陈家坝村龙兴寺,不久去峨眉山拜佛受戒,法名普静。三年余返回,在龙兴寺做住持,年八十余移居仙佛洞。一日太阳初升,走至洞口,面朝太阳,背靠大石,直立圆寂。众士尊为立佛,并为其整修洞殿,名曰“侍佛宫”。 3.4 睡佛 姓苏,名敬,法号端竹,陕西省西安府咸宁县白良村人。明朝天顺七年牗公元1463年牍于本县石佛寺出家。跟随师傅喇嘛金敦领占离西安,越秦岭,沿嘉陵江而下,到广元,游历了千佛崖,经成都到峨眉山朝山拜佛。数月后下山,又从成都返回,沿嘉陵江、白龙江而上,历经数月,来到陈家坝龙兴寺,往来龙兴寺和仙佛洞拜佛诵经。后来龙兴寺端竹大士做住持应教。成化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早登仙洞崖即日圆寂于洞中。后人尊为睡佛。据说,朝阳洞是在南北朝之后,受丝绸之路麦积山等石窟文化的影响,从唐代起逐渐凿建而成。到了宋代洞窟发展已初具规模。后因地震坍塌,明代以前史料无存。 3.5 古木苍鹭 这里有两株古青杨树,树高16米,树围6.6米,据说已有1200年以上的树龄。虽为千年古树,但枝叶繁茂,参霄蔽地,浓阴蔽日数里,充满生机。二株古树上栖居着一群“仙鹤”。据介绍:这种形若灰鹤的稀有珍禽,它的本名叫苍鹭。苍鹭在此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在古老的青杨树巅筑巢,繁衍生息。据说苍鹭的独特之处就是只在百年以上的老树上筑巢。当地的老人们认为,这儿的苍鹭最早系朱道从外地带来喂养,因此老百姓都叫它“仙鹤”。因其羽毛为灰色,老百姓也称“灰鹤”。同时它又是一种气候鸟,飞起来叫声“哇牎哇牎”,白龙江沿岸的人给它取了小名为“哇乌鸟”。当地老百姓经过观察其习性,总结出一个“察鹤观天”的规律:如果一只鹤飞叫,表示天晴,两只鹤先后飞叫表示有雨,三只鹤先后飞行鸣叫表示有大雨或大暴雨,因此当地有“一哇晴,二哇下,三哇淌个天河坝”的说法。 3.6 观鹤亭 临朝阳洞窟崖畔的一座观鹤亭,观看崖下树林中的古树与仙鹤。这是朝阳洞景区的又一奇观。据说1956年5月朝阳洞遭破坏,秋后“仙鹤”飞翔他去,15年无声息。1981年正月朝阳洞动工维修,二月飞回″仙鹤″8只,在树巅筑四个鸟巢。十几年来“仙鹤”发展很快,鸟巢从古老的青杨树巅已向新树巅发展,至今夏季鸟巢已增至40多个,“仙鹤”总数已发展到120多只。从观鹤楼向下看去,可看到仙鹤晴空翩翩起舞、早晚觅食远近的白龙江和村寨边的田野。为朝阳洞平添了几分古色古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