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椒县针对农村党员管理难、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出台农村党员“3 2”分类管理办法,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
一、科学分类,激发党员活力。依据党员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创业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促进和谐、带头弘扬文明“五带头”具体标准,结合党员“评星定级”,从组织生活的态度、群众公认的程度、遵纪守法的表现度、配合支持组织开展工作的力度以及生活困难程度等方面将全县农村党员划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重点管理和困难党员等五类。其中,优秀类党员一般不超过党员总数的10%,合格类党员应占党员总数的70%以上,基本合格类党员一般控制在党员总数的15%以内,重点管理和困难党员原则上分别不超过党员总数的5%。2014年,全椒县马厂镇通过党员“3 2”分类管理试点,共评出优秀党员161人,合格党员867人,基本合格党员253人,重点管理类党员76人,困难党员95人。通过实施党员“3 2”分类管理,把竞争、激励机制科学地引入到党员的教育管理之中,进一步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动力和活力,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规范流程,严格评级定格。以党支部为单位,按照“三评一审”程序,每半年对党员进行综合评定。一是党小组自评。召开党小组会,党小组长通报各人小结,组织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由小组提出初步认定格次。二是“两会”测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每名党员之间进行无记名互评;在党员测评基础上,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群众代表一般由非党员的“两代表一委员”、老村干、村民代表组成,人数不少于30人。三是党支部评定。党支部召开支委会,根据党小组意见和测评结果,结合平时表现,由支委会集体研究,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重点管理和困难五个类别,综合确定党员的“3 2”管理评定结果。四是镇级审核。镇党委根据各支部党员“3 2”管理评定情况,充分征求纪检、信访、计生等部门意见,召开党委会审核确认并备案。镇党委统一制作优秀党员公示牌,上面标注党员照片、基本情况、等级分类等情况,由村级党组织在公开栏进行张榜公布。
三、细化措施,强化分类管理。根据“3 2”评定情况,按照百分制量化考核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对测评总分在90分以上的优秀党员,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并优先在“七一”期间进行表彰奖励,优先推荐为县、镇“两代表一委员”后备人选,优先作为村级干部后备人选;对测评总分在70-90分的合格党员,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对标先进典型,照镜子,找差距,引导他们主动作为,争创一流业绩;对测评总分在60-70分的基本合格党员,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摆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个人整改任务书和整改清单,同时,建立帮教联系人,定期进行帮扶联系;对测评总分在60分以下的重点管理党员,将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由镇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转化,限期整改。对连续三次被评定为重点管理的党员,将予以劝退或除名;对生活困难党员,由各镇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库,设立关怀帮扶专项基金定期开展帮扶,严格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公示。同时,各级党组织结合结对共建、三联三增、选派帮扶、直接联系群众等活动,对困难党员开展定期走访、慰问、帮扶、培训和志愿服务,建立常态化和长效化的关爱帮扶机制。
截至目前,全县各镇已基本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库,并成立各镇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会。各镇通过“县镇财政支持一点,村自有资金拿一点,党员干部捐助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并在镇财政所设立基金专户进行管理。对于申请困难党员帮扶基金的党员,通过本人申请、支部核实、金额公示、党委把关的程序,并根据困难程度,按照500-2000元不等发放救助。现全县共慰问和救助困难党员820人,发放困难党员救助金73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