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时代轨道上的足迹

家乡区县: 广州市花都区

如果你翻开花都史册,就会发现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现象:自晚清以来,中国每次发生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变,几乎都少不了花都人的身影。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花县人民踊跃参加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花都人洪秀全直接发起和领导的;在大渡河剿灭石达开的太平军、苦撑晚清危局的骆秉章,是花都炭步人;参与清末民初系列重大变革事件的海军宿将汤廷光,也是花都炭步人;辛亥革命前夕爆发的广州起义,一批花都人冲锋在前浴血黄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花县掀起全国最早的农民运动,花县农军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浴血奋战观音山下……这些都是彪炳史册的重大史事。先贤不远,史迹昭然。

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 一群撬动了清王朝统治的花都人

洪秀全(1814—1864),本名火秀,后自改名为秀全,“秀”字来自原名“火秀”,“全”字为“人王”。出生于花县一个客家农民家庭。

洪秀全自幼读书,十年寒窗,但他从16岁到31岁,历经15个春秋,四次赴广州参加秀才应试均失败,面对清廷的黑暗腐败,立志要自己“开科取士”。 1843年(道光23年),洪秀全与表兄李敬芳、表弟冯云山、族弟洪仁玕在花县创立“拜上帝会”,并赋诗明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决心反清革命。随后,洪秀全与冯云山四处传教,集聚革命力量。1851年1月11日(咸丰元年),洪秀全率拜上帝会众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行起义,号称太平天国;3月攻下武宣东乡后,洪秀全自称天王;9月攻占广西永安州,建制封王,洪秀全自称“万岁”。随后,指挥太平军挥师北上,围长沙,占武昌,挟风持雷一路征战,风卷残云所向披靡,于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南京,号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公开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把中国农民要求平等平均的思想发展到了最高峰。定都天京后,太平军面对清军的疯狂进攻,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东征,北伐,西征,进行天京保卫战,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但与此同时,洪秀全等太平军领袖居安享乐、迷信腐败、任人唯亲、争权内讧。1856年暴发“天京事变”,三万太平军将士自相杀戮而死。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日渐衰败。1859年,洪仁玕来到天京,封为“玕王”,颁布《资政新篇》,试图推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但并没有得到很好实施。由于太平军领袖们的时代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迅速由盛而衰,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时年52岁。7月清军攻陷天京,轰轰烈烈的天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夺取了半壁江山,与清廷抗衡了十四年。太平天国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为随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辟了道路。洪秀全是近代中国向西文学习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反侵略大旗手。

南王冯云山1851年在进攻全州时牺牲;玕王洪仁玕1864年被捕牺牲。

花都新华街官禄布村现保留有洪秀全故居遗址。

微风往事(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