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

家乡区县: 天津河西区

北京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编辑词条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现为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
2014年7月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投票确定北京为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目前,北京申冬奥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推进,已确定“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为申办愿景,设计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的申办标志。
10
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北京
外文名称
Beijing / Peking
方言
北京官话-京师片-北京话
邮政区码
100000
地理位置
115.7°E-117.4°E,39.4°N-41.6°N
面积
16410.54平方公里
电话区号
( 86)010
农村人均收入
18337元(2013年)
人口
2114.8万(2013年常住人口)
著名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
气候条件
北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京A-Q(市区),G、Y(远郊)

机场
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
地区生产总值
¥19500.6亿元(2013年)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北
行政区类别
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
别名
北平,燕京,幽州
人均生产总值
¥92210元(2013年)
政府驻地
东城区正义路2号
著名景点
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等
火车站
北京站,北京东/南/西/北站等21座
下辖地区
东城区、朝阳区等14市辖区,2县
城镇人均收入
40321元(2013年)
市树、市花
国槐、月季
目录
1​概况一览
2建制沿革
3城市荣誉
4北京精神
5旅游景区
6旅游指南
7历史文化
8政治经济
9对外交流
1 ​概况一览
1.1 地理位置
1.2 面积
1.3 气候环境
1.4 自然气候
2 建制沿革
2.1 建都朝代
3 城市荣誉
4 北京精神
5 旅游景区
5.1 城西区旅游景点
5.2 城东区旅游景点
5.3 城北区旅游景点
5.4 近郊西区旅游景点
5.5 远郊西南区旅游景点
5.6 远郊西北区旅游景点
5.7 北京必游景点
5.8 购物街区
6 旅游指南
6.1 交通
6.2 住宿
6.3 美食
6.4 特产
6.5 教育
7 历史文化
7.1 四合院和胡同
7.2 庙宇
7.3 中轴线
8 政治经济
9 对外交流
9.1 成果
9.2 友好城市
9.3 历任领导
9.4 现任领导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概况一览折叠编辑本段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6]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1]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778年的建都史,在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此后元朝、明朝、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与西安、洛阳、南京并称 "中国四大古都",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北京交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中心,拥有完善的城市交通网。北京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大陆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省级行政区次于上海市,位居全国第2位。2012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排名发布结果:北京居第二名。

地理位置 折叠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北京
北京
东经116度25分29秒。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全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500米。北京的中\南部属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由海河水系的冲积而成.。西部是太行山脉的北部延续,北部的燕山山脉是内蒙古高原的延续。

面积 折叠

北京市国土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18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02平方公里,略少于上海而排名全国第二。

气候环境 折叠

北京长城风景
北京长城风景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年辐射量均在 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近,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最大值在延庆县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

自然气候 折叠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2007年为例,全年平均气温14.0℃(北京市气象局)。1月-7至-4℃,7月25至26℃。极端最低-27.4℃,极端最高42℃以上。全年无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2

聂乐(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