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在中国的湖南省衡阳市发生过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在湖南衡阳以孤立无援的病惫之师抗击近6倍于己的日军,血战了整整47天,这一仗的影响,震动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东条英机内阁为之下台。纵观整个中国抗日史,这一仗持续之弥久、战斗之惨烈、影响之深远,中国战场所有的城市防卫战,似乎没哪一仗可与堪比。
1944年,随着同盟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的连续反攻,日军参谋总部意识到从东南亚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线迟早会被切断。因此,从东南亚的马来亚半岛经中国大陆到朝鲜釜山的大陆交通线将成为最后东亚大陆作战的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在中国的河南、湖南和广西等地还为中国军队所控制。为此,1944年2月,日军参谋总部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了代号为“一号作战”的命令。这一战役,中国抗战史称为豫湘桂大会战。
衡阳是豫湘桂大会战的第二阶段,长衡会战的主战场。长衡会战中,国军先后投入16个军,40多个师,约35-38万人;日军先后投入10个师团,约25-28万人,兵力对比在1:1.2到1:1.5之间。具体到衡阳战场,中国守军是国军第10军,下辖第3师、第190师、预备第十师,实际兵力七个团,加上配属的暂编54师1个团,总兵力为8个团,1.7万人。日军先后投入横山勇的11军的四个师团,即68师团、116师团、 58师团、13师团,约九万人,空军有第五航空军全力配合,双方兵力对比为1:5.3。
衡阳城守将方先觉,国民党军第十军中将军长,1903年出生于今安徽省宿州市,毕业于黄浦军校第三期,先后任国民党军排长、连长、营副、团副、团长、副师长、师长、代理军长。衡阳之战前任第十军军长。当时,军委会对第十军下达的作战命令是坚守衡阳城10至15天。
军委会在再次严令62军、79军解衡阳之围,并调派74军、46军增援。79军攻占杉桥,与衡阳已近在咫尺,但此时,衡阳己陷落,解围失利。造化弄人啊!方先觉要是能再支持一天,或者援军再快一天,衡阳之战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第十军共13000余人放下了武器,其中约9000人是伤员。日军五个师团伤亡人数,据日军第一次统计是1.9万人,第二次统计又增加到了2.9万人,而日本一军官又说是3.9万人,中国估计是3.9万到7万人之间.
衡阳战事结束后,日军感佩第十军的忠勇,果然信守约定,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因泄愤而屠杀投降的官兵和伤员。并将第十军改为”先和军”,仍以方为军长,各级军官也都是旧部。之后,第十军主要将领陆续逃脱。方先觉在军统特工的安排下,逃回重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