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总府路

家乡区县: 成都市金牛区

总府路(原总府街)是因明代都指挥使衙署和清代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先后设此得名。原总府街东起福兴街,西至暑袜街。与后来新建的蜀都大道“总府路”既有交融又有区别。明朝时,在此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统称“三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为全省最高军事长官的官府。“都司”亦称“总府”,皆为尊称,街的得名来源于此。
清初,四川未设总督。康熙年间,为筹划进兵西藏,曾暂设总督兼四川巡抚,在巡抚衙门之外另建总督衙门(现总府饭店位置)。不久,总督之职撤销。
老街原长400米,宽14米。1966年8月改为“东风路二段”,但老百姓仍然叫这条街为总府街。1981年恢复原街名。

总府街因明代“总府”得名,茶馆与美食,令其独得风物繁雄之名。
总府街东起福兴街,西至暑袜街。与后来新建的蜀都大道“总府路”既有交融又有区别。本文所谈“总府街”,是未有蜀都大道前的老街。明朝时,在此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统称“三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为全省最高军事长官的官府。“都司”亦称“总府”,皆为尊称,街的得名来源于此。清代、民国及现在均保留此街名。街长400米(现在仅余90米),宽14米。1966年8月改为“东风路二段”,但老百姓仍然叫这条街为总府街。1981年恢复原街名。
智育电影院占地利上世纪50年,街北商业场东侧的“智育电影院”是我最喜光顾的电影院。影院建筑造型十分奇特。大门是呈波浪形的大砖墙,上面有精美的浮雕图饰,正面上方还有一口圆形的巨钟,表意时间的符号是罗马数目字。大门两侧是手擎一支火炬的希腊少女雕塑。门前是广场,广场中间是一大圆形的喷水池。

风过婷(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