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演形式上看,"拉花"可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所谓"跷子拉花"即扮演女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代表流派是"固地拉花",后来,还将跷子演化为一种犹如西方芭蕾舞中的"立脚尖",以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且戳跷穿以鞋袜遮盖,犹如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表演时,演员只有始终保持"立脚尖"姿态才能表演。这种"拉花"中的女角虽为男扮女装,但因受"戳跷"的影响,使身体前倾、腆胸、塌腰、翘臀,移步娇媚,逼真地再现了古代妇女的神韵。 "跷子拉花"掌握难度大,经多时训练方能表演,俗有"冬练三冬、春练三春"之说,特别是脚绑戳跷的就更难。在井陉流传着一句"固地的拉花--一片功'的歇后语,就是对戳跷难度的形容。清末明初,此类拉花进入鼎盛时期,被官方誉为井陉县的四大迎神赛会形式之三。随着妇女放足以及群众审美观的改变,这种"拉花"逐渐衰落。有的如南平望"拉花"从跷上解放下来,演变为一种不同于"地拉花"的"地跷拉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