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旧时多临河建街,沿街辟巷。明正德七年(1512)始筑土城,万历四十四年(1616)改建砖城。乡村集镇多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渐趋规模,定期集散。城乡屋宇简陋,道路晴尘雨泞。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造旧城区。1956年城区南扩,1981年向东西拓展,至1987年城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共建街道20条,人均居住面积为5.91平方米。近年来,沭阳瞄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目标,深入实施“城市扩张、人口集聚及内涵提升战略”,不断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面积由宿迁市建市之初1996年的9.7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集中居住非农人口由1996年的7.5万人增加到65万人,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和“江苏文明城市”称号,被省委罗书记称赞为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带动力的“明星县城”。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地面水厂、管道煤气、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功能性项目先后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单位位居前列。城区道路加密工程深入推进,老城区主干道标准化改造全面完成,重点区域及重要节点绿化完善工作全面到位,城市承载能力、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二是全力促进城市在长大、长高、扮靓中彰显现代气息,大力推进城市“东扩南延”,“九个一”功能布局带动东部城区10平方公里土地开发,新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初具规模,教育园区、花博园、物流产业园等十一大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南部城区发展水平。三是现代服务业空前繁荣。坚持给现代服务业以制造业待遇,国内首家县级城市五星级国际影城——3D国际影城、苏北县级城市最大的连锁超市——大润发超市、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圆觉禅林以及一大批商贸设施和星级酒店先后投入运营,城市对人口、产业的集聚和承载能力愈发增强。而规划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月星国际家居生活广场、商业区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蓝天国际商贸城、规划商业区面积达23.6万平方米的雨润城市商业综合体、占地1000亩的国际花木城、规划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图书市场等大型市场群和汇峰五星级酒店的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成为城区汇聚人气、畅通物流、凝聚商机、提升品位的闪亮名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