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宁安在牡市率先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大会。市委书记程鹏指出,要把握中央、省、市政策机遇,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严密细致的工作,让宁安人民共享现代文明,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青瓦白墙、绿树掩映、溪流淙淙,如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生活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让经过宁安市盘岭村的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宁安市以 “百村示范千村达标”活动为载体,以沿路、沿湖、沿江“三沿”为主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努力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地方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顶层设计在先:突出特点强规划 稳扎稳打重长远
科学编制实施乡村建设规划。在各个村屯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民族文化差异,注重保护农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强化执行、抓好落实。重点抓好乡(镇)和中心村规划,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偏远自然屯人口逐步向中心村和乡镇转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期盼、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重点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做到整洁干净、文明有序。同时,适当提高建设标准,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示范村。
确保完成省、市确定的刚性目标。主要标准就是干净利索、美丽漂亮、基础设施完善和两委班子好、村风文明。包括家里、院里、村里和土地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逐项研究解决。
强化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可持续 增收致富多元化
游船赏景,果蔬采摘,民俗体验,野外烧烤,篝火晚会……一只渡轮、三面环水的小朱家村年接待游客3万人,仅旅游收入180万元。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宁安把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培育,逐步发展一批综合效益好的农家乐、主题农场、观光农业基地。同时,继续按照“壮大规模、扩张总量、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思路,逐步培育致富产业,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按照“生态、高效、可持续”质量标准,围绕特色产业开发,以土地流转为链接,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精品开发,大力发展“安全、高端、多功、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精品化、市场化。同时,加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发挥主体作用:不折不扣抓典型 当好排头做标杆
引来众多学习参观者的盘岭村,缘于村能人关强自掏腰包300余万元,带领乡亲们用两年时间让破旧不堪的盘岭绽放新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宁安走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投资的路子。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重点加大主要公路沿线、牡丹江两岸、镜泊湖周围、响水“两化”区域和乡村道路视野内环境整治力度。
建立健全乡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有序化、便民化的城乡环境“六化”目标,而且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村屯都能达到干干净净的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发展的根本保障。尤其群众的出行和住房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畅通、生产发展不受影响,让群众告别危房,住上安全、宽敞、明亮、舒适的房子。
打造特色村屯:结合实际重生态 挖掘内涵扬美名
山水资源、生态环境、特色产业、文化民俗等是宁安建设美丽乡村的最大优势,小朱家、梁家、于家、明星、盘岭等一批典型示范,成为全省的排头兵。
美丽乡村建设,宁安着力打造一批生态环保的秀美之村、产业兴旺的富裕之村、特色鲜明的魅力之村、文明和谐的活力之村。以小城镇、新农村布局规划为依据,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完善”的要求,大力推广社区集聚带动、民俗传承带动、特色产业带动、旅游开发带动、生态保护带动等模式。
加快推进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努力让农村享受到更多实惠。同时,着力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赋予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积极创建文明村、文明户,评选“好支书、好主任”,弘扬新风正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