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木林乡大庄村党支部建设新农村侧记
每日甘肃网崇信讯(通讯员 刘飞)崇信县木林乡大庄村党支部以构建和谐新农村为总揽,结合本村实际,按照“组织引路、能人牵头、辐射带动、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新村建设、旧村改造与扶贫开发整体推进,产业发展与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党支部被县乡授予优秀村党组织,大庄村被县、乡两级确定为“五好”示范村和“双培双带”示范村。
配强班子 带动发展
大庄村以强村富民奔小康为目标,以“建好、建强班子”为要求,村党支部选配致富能人进班子。村支部书记王明生投资52万元建办的大庄水泥预制构件厂,年生产各类产品3.18件(块),实现销售收入52.2万元;在养殖能手、党员致富明星户杨占虎的引导下,带动本村45户群众从事养猪产业,拓宽了致富门路;致富带头人杨文彦建办的大庄酱醋厂,投资23万元,年生产酱醋30吨,收入达4.1万元。目前,全村培育致富能人、产业带头人23人,结成党群帮扶对子15个。结合机构改革,乡上选派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吃苦精神好、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有效地加强了基层组织的运转能力,不断充实村级后备人才资源库,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设新村 改善环境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集小康住宅、庭院经济、增收产业、生态节能四位一体的新型住宅25户,按照“三清五改”村庄整治标准,全面改造旧宅75户,新修改建标准化养畜温棚60座,推广节煤(柴)灶,配套修建沼气池40眼,做到了粪便无害化处理,拓宽整修村社道路5条5.5公里,铺设养护砂1050立方米,形成了“两横四纵”道路网络,整治周边环境,修建了文化广场及中心花园,配备台球桌、乒乓球桌等娱乐设施,通过村部的党员活动室、村级党校、文化活动室、医疗卫生室等,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道路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的目标。
发展产业 拓宽路子
村党支部、村委会立足当前村情民情,积极引导扶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草畜、林果、劳务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坚持“以草带畜、草畜并举、加速转化、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完成草地改良600亩,新修、改建养畜温棚100座,购买基础母牛150头,使全村大家畜饲养量达到1200头以上,户均5头,年出栏肉牛500头,创收入82.5万元。目前,已组建投牛还犊帮扶对子28对,发展5头以上养牛大户15户,全村牛饲养量达到了649头,出栏251头,实现销售收入37.65万元;提升林果产业开发水平。今年春季,村上投劳590人(次),新造山荒650亩,补植荏地洼山退耕地260亩,栽植苗木52万株。并以林果服务协会为指导,组建了由党员、干部以及果农30人参与的果园管理专业队,集中时间,集中技术力量,对1019亩仁用杏统一进了松土、锄草、修枝等管护措施,同时,调整种植业结构,在行间套种黄豆等经济作物,提高产量,努力增加果农收入;加强培训,把先进的经验引进来。村党支部始终把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作为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常抓不懈,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共60多人,前往宁夏、周边灵台、泾川县和兄弟乡镇参观学习;邀请县林业、农牧、劳务、农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1670人(次),发展科技示范户55户,农民技术骨干达50人;同时,村党支部积极输转劳务,广开致富渠道。村党支部及时掌握劳务信息,向外输转富余劳动力162人(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