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 - 经济状况

家乡区县: 通辽市科尔沁区

综述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81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增速高于全区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4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122.40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431.98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863.123.1调整为14.262.023.8,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减少了1.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4和0.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7902.27元,增长9.8%。
第一产业

2013年通辽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7.4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年初实有耕地面积134.80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113.2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26万公顷,增长1.1%。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0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46万公顷,增长0.5%,占总播种面积82.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24万公顷,同比增加0.79万公顷,增长4.1%,占总播种面积的17.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99万公顷,同比增加0.34万公顷,增长7.3%,占总播种面积的4.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7.45万公顷,增加0.03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6%,增长0.4%。
2013年粮食产量663.00万吨,比上年增产55.0万吨,增长9.1%。其中:稻谷15.99万吨;小麦1.80万吨;玉米607.23万吨;高粱20.30万吨。
油料产量11.71万吨,比上年增加0.40万吨,同比增长3.5%;甜菜产量11.86万吨,比上年减产2.97万吨,下降20.0%;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276.37万吨,增加5.46万吨,同比增长2.0%;瓜果类总产量51.33万吨,增加13.66万吨,同比增长36.3%。
牧业年度牲畜实有头数1888.04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71.61万头(只),增长10.0%。其中:牛253.93万头,羊1063.37万只,猪534.28万口,比上年分别增长11.4%、8.1%和15.0%。年末通辽牲畜实有头数1079.41万头(只),比上年末减少10.92万头(只),下降1.0%。其中:大牲畜191.97万头;羊624.20万只;猪263.24万口。年末实有家禽962.40万只,比上年减少24.80万只,同比下降2.5%。2013年肉类总产量达到50.84万吨,同比增长0.2%;生牛奶产量38.69万吨,绵羊毛产量1.02万吨,山羊绒产量0.14万吨。
第二产业
2013年通辽全部工业增加值10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增幅比上年回落5.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2%,增幅比上年回落7.0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6.0%,集体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9.0%。其中,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达到73.8%,与同期相比增加2.3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企业户数分别为262户和379户,增加值累计增长分别为21.8%和8.4%。从产品的产、销、存情况看,2013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2%。在进入目录的60种工业产品中,有33种产品与同期相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成品糖增长41.1%,化学药品增长79.6%,中成药增长38.3%,水泥增长19.0%,钢化玻璃增长8.1%,铝材增长28.1%,发电量增长16.9%。从十大支柱产业情况看,十大支柱产业企业户数达到383户,增加值总量占通辽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0.6%,累计增长17.3%。其中,煤电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累计增长5.2%,玉米生物科技产业累计增长33.5%,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累计增长34.6%,高技术煤化工产业累计增长10.8%,新型建材产业累计增长18.1%,装备制造产业累计增长19.3%,镍铬合金产业累计下降29.7%,现代蒙药产业累计增长0.1%,新能源产业累计增长37.7%,新材料产业累计下降14.5%。
2013年通辽641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67.04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国有企业完成213.97亿元,同比增长15.2%;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增长5.6%、11.9%、40.6%。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76.8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83.36亿元,同比增长11.8%;税金总额93.51亿元,同比增长3.4%。从大中型企业情况看,通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大中型企业90户,资产合计比重占全部规上企业的50.0%,负债合计比重占57.6%,利润总额比重占49.4%,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占43.3%,增加值累计增长11.6%,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长15.0%,利润总额累计增长1.6%,应交增值税累计增长3.1%。
第三产业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幅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264.77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城区143.37亿元,增长7.4%;乡村实现零售额107.58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快于城镇2.1个百分点。按行业分,通辽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4.68亿元,同比下降5.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5.34亿元,增长14.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87亿元,增长18.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8.46亿元,增长14.7%。
2013年通辽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128.24亿元,占通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4%。其中:限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17亿元,下降23.7%;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6.17亿元,增长3.7%;限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7亿元,下降5.1%;限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3亿元,下降4.1%。
2013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经营户销售的商品类值中,有零售额的20大类商品零售中,除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及音像类、文化办公类、煤炭类、机电产品类下降外,其余大类商品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8.1%,服装类增长20.4%,日用品类增长8.6%,金银珠宝类增长49.8%,家用电器类增长14.3%,家具类增长35.6%,通讯器材类增长1.1倍,建筑及装潢类增长7.0倍。在销售市场占比较大的三类商品:石油类完成零售额56.79亿元,增长3.4%,汽车类19.32亿元,增长5.0%,煤炭类29.06亿元,下降28.5%。
2013年限下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44.12亿元,同比增长21.2%,高于通辽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占零售额的65.6%。其中: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及个体户零售额194.69亿元,增长22.4%。限额以下住宿、餐饮企业及个体户零售额49.43亿元,增长16.3%。

陈佳琪(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