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种植中药材的历史悠久,早在明清年代,普宁人民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特别是南阳山区的船埔、后溪、梅林等乡镇,药材的种植很早就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据统计,普宁盛产药材达400多种,其中陈皮、乌梅、骨碎补、山药、山枝子、泽泻、佛手、枳壳、青皮、葛根等味正气纯,是当地名优特产。中药材贸易随产而生,普宁中药材市场源远流长,据资料记载,在解放前已是非常鼎盛。民国时期的《汕头日报》便刊登了普宁梅林药市是药材“小国际市场”的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鼓励、培植和引导下,普宁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培育药材产业,使普宁医药产业发展成为种植、加工、生产、流通、科研、销售的完成产业链,并逐渐呈现出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产业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来,普宁市委、市政府依托良好的产业优势,加大培植扶持力度,不断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医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该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支柱产业。该市的“普宁中药材市场”是全国首批八个国家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是广东省内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的两个专业中药材市场之一。2007年,中国中药协会把普宁市定为全国首个“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目前,普宁市共有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家,药品批发企业85家,零售企业626家。其中上市公司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起点最高的中药饮片生产基地。
现在按占地3000亩以上、15万个档位,涵盖物流、商贸、娱乐、文化、休闲等功能规划建设的世界级药品城和由康美药业投资建设的集中药代理、仓储、配送、第三方物流于一体的华南地区最大型的现代化中药物流港将在广东普宁市建成,普宁的医药产业呈现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