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盒子

家乡区县: 东莞市

“我们家过端午节主要吃韭菜盒子。韭菜盒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羊肉和韭菜烙,把羊肉切成肉末,和韭菜拌在一起做馅,烙出来的盒子就叫羊肉韭盒。如果没有羊肉,就用鸡蛋和韭菜烙,就叫鸡蛋韭盒。后来,学着外地人的做法,鸡蛋韭盒里放上虾皮、粉条、碎豆腐,也很好吃。”居民马香玲第一个走上台,她笑着对大家讲起了端午节的吃食。“对对,我们家也做韭菜盒子,韭菜盒子不是烙成半月形或饺子形,而是烙成圆形。吃的时候切成三角形。和青海人包的粽子恰巧是同一个形状,而且大小也相同。”有居民在一旁回应道。王菊花也是老青海人了,说起端午节的民俗,王菊花走上台说:“这可真是说都说不完呀。青海人过端午节还喜欢蒸一种包子,就是地软儿包子。地软儿又叫地皮菜,是生长在山中的一种野生菌类。以前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只要下过一场雪,山里的地软儿就会膨胀起来。有经验的农村妇女,就会提着篮子,到山上捡拾地软儿。只要有耐心,一天便可拾满满一篮子。”王菊花说,地软儿拾回来后,放在阴凉处,自然风干。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妇女们便拿出这些地软儿,重新泡发,清洗干净。配上肉末、粉条和少许韭菜,蒸出来的包子就叫地软儿包子。

呵呵(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