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的集体舞蹈。闹秧歌一般要选择较大的空地来表演,少则三五十名,多则上百名男女演员,个个浓妆重彩,装扮成各种身分的人物,手拿扇子、彩绸等,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打着花伞的领头人(即伞头)率领,扭着“十字步”、“三进一退步”或“二进二退步”进入表演场地,然后转出“十二镰刀”、“五角星”、“蛇盘九颗蛋”、“枣核乱开花”、“天地牌”、“卷席筒”等各种图案的秧歌场子,末后由伞头或其他演员清唱几段秧歌,一场表演就算完成了。有时在集体秧歌演完后还要加演一些小节目,如踢场子、搬水船、耍狮子、打腰鼓等,近年还有表演武术的。
闹秧歌在佳县南北都十分流行。每年正月初,各个村庄里热心于这项表演活动的群众就自发组织起来。排练一两天后粉墨登场,挨门逐户给全村老少去拜年。有时,遇有较大规模的应祝活动,如公路通车、自来水进家、新学校落成等,群众也用闹秧歌来庆贺,渲染欢乐喜庆的气氛。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县上都要调集城乡各地演技较好的秧歌班子进城会演,其时县城广场上锣鼓喧天,唢呐高奏,舞姿翩翩,观者如潮,来这里采风的外地记者年年不绝。
搬水船
这是跑旱船在佳县民间的叫法,它通常是春节闹秧歌进的一个分节目。这项表演的主要道具水船,是用木条做般架,用彩色纸和彩绸装饰而成的。搬水船一船由三个人参与表演。老艄公头戴草帽圈,身穿羊皮袄,持船浆做开船、划船、挽船、搁浆、背船等动作;小艄公衣同老艄公,专做丑角戏;坐船姑娘身着红绸衣衫,将船架套挂身上,手拿扇子或绸巾,做碎跑步、上船、下水、穿浪、搁浅等动作。有时还增加几位姑娘参与表演。几位主要演员还要在表演中间唱秧歌,说顺口溜和恰恰快板词,互相对唱打诨,说唱词往往诙谐幽默,逗人发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