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 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对一些国家的佛教徒影响较大。 东林寺建寺者为名僧慧远(334~416年),俗姓贾,山西雁门 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他先在西林寺以东结“龙泉精舍”,后得江州刺史桓伊之助,筹建东林寺。慧远在东林寺主持30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问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的始祖。晚年南游荆州, 历住江陵五层寺、琵琶寺。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 的尊称。但东林寺的主殿却不叫大雄宝殿,叫“神运宝殿” 。相传慧远初到庐山西麓时,选择结庐之处,认为 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 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 由此而来。 唐代鉴真六次东渡扶桑,最后一次东渡时就是与东林寺僧人智恩共行。唐天宝元年(742年),鉴真接受日本僧荣睿和普照邀请祈请东渡日本传戒,六次东渡,最后一次取得成功。鉴真第五次东渡时在唐代天宝七年(748年)春,从扬州出发,经过无数险阻,竟被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后辗转来到桂州(今桂林市)后双目失明。天宝九年,经大庚至江西虔州、吉州,北行至江州(今九江市)。途经东林寺,在东林寺停留,与东林寺僧人智恩志同道合,并与之同行,在最后一次东渡时到达日本,并将东林寺教义传入日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