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旧时山上出产青绿宝石,故而得名。传说宋代有一民女曾修炼于山。后功德圆满,骑鹤仙去,于是时人便将山南的一座小茅庵改建为白鹤观,观内香火历来由道士掌管,历代屡毁屡建,今已不存,唯留遣迹。山顶旧时尚有真武殿一座。
北宋前,城池北门建在宝积与四望山间,山上筑有城墙,“城壁峻峭,皆斩崖火之”,有“铁封云锁“之誉。元代在山上建武侯祠,通称孔明台,宝积山也被称作孔明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移至南麓,清康熙间又重建于山顶。后毁于抗日战争烽火。
宝积山分南北两峰,中间低回,远看象个马鞍,山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山东北面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它与宝华山南北相对。每当雨过初晴,诸峰岚烟萦绕,披霞戴雾,称为“桂岭晴岚”,为桂林八景之一。山北有宝积岩、华景洞、华景塘。华景洞附近曾建有岩光亭、铁佛寺。洞口朝北,里面是一个宽阔的洞府,据传宋代蒋卓道人曾隐居在此。他擅长诗文,医道高明,人称“诗翁”。洞深5、6丈,平坦敞朗,曲折深幽,可达孔明台。登台远望,前后左右为华景塘、桂湖、漓江、八角塘所拱,四周则观音、鹦鹉、叠彩、独秀、骝马、老人诸山环绕。唐宋时已成游赏胜地,壁间有宋明以来石刻10余件。1979年5月,在宝积岩内发现距今约3万年前人牙化石两枚、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等。宝积山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文物荟萃之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