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影视作品的平均剧作水准如此低下?

家乡区县: 湖北省建始县

这个问题可以写论文了。

大致可以从几头开始说。

第一,审查制度;
(1)审查制度对作品审查(编剧,制片方)带来的直接干扰。

大家几乎都知道,也就不再赘言。不过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引进片”的审查跟“国产片”的审查并不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外国片子可以出现的情节,国产片未必可以行。所以请不要拿某某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公映,指出总局没有禁止。

上例子:

电影《哈利波特》系列在国内都上映过,除了部分镜头被删减外,基本上获得了大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但是假如这是一部国产电影呢?张哈利平时生活在姨妈的橱柜里,收到了虐待,直到有一天,大法师邓老师派了一个开着飞行摩托车的巨人来接他去魔法学校上学?

请注意电影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第五款:
电影片禁止载有下列内容:(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毫无疑问是无法过审的。

(2)制度的莫测导致没法做精品

但是实际上,审查制度对电影业影响最大的不是编剧,而是对投资人。怎么说呢,我们知道好莱坞的商业片哪怕俗套要命,可是真的很好看,你明明知道即将煽情,还能把你煽的落泪,你知道这里要搞笑,还是能把你逗乐。拿一个硬性的指标来说,他们做一个剧本的时长不一样。好几年做一个剧本司空见惯。一个情节一个情节的打磨,再烂的故事也能磨出点意思。

前不久东方梦工厂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现在有个项目在一年半前开始启动,估计两年后大家就能在大荧幕上看到了。这说明什么,打造精品需要时间,如果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好的质量需要长线投资。而真正对商业熟悉的朋友肯定知道,长线投资最害怕的是啥?是政策的不稳定性。我们选定了一个项目,五年后做完了,突然总局出文,不准拍了。怎么办?

如果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搜一下广电的禁令,我们的审查制度不是恒定的标准,而是随时与时俱进的,这就意味着现在政策允许的,未来是不一定允许的。而我们总局的审查风格可以称之为“人来疯”,核心特点是只要市场倾向于某类题材,他就会对该题材下禁令。比如清宫剧火了,他就禁清宫剧,大家一看,那还可以拍谍战剧,于是大家都拍谍战剧,2年后,谍战剧火了,他又把谍战剧禁了……

话题回来,如果你是一个影视行业投资人,你怎么做?是冒着无穷大的风险花几年做精品,还是想办法做短平快的作品捞一笔就走?

人家五年做一个剧本,你一年做两个,以为编剧可以飞去其他星球享受不同的时间律吗?同理,政策的不稳定性也导致投资人趋向于选择“保险”而不是“创新”,更难以打造长线的品牌。

fangyuanyuan(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