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中学

家乡区县: 梅州市大埔县

大埔中学由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等人创办于1904年,是大埔县开办最早的中学校,其前身为乐群中学,后几经易名:大埔县立中学校、大埔县第一中学、广东省立大埔中学、广东大埔中学、茶阳中学,一九八一年定为大埔县大埔中学至今。

创办之初,学校经费主要靠乡贤、侨胞捐资和历任校长奔走各地募捐,办学异常艰难。在大埔籍社会名流邹鲁、吴奇伟、丘誉、罗博平等人的努力下,1946年,学校改为省立,经费改由省府直拨。自此,学校日渐壮大,蔚起规模,广纳名师,不仅粤东、闽西、闽南各地学子接踵而至,而且当时的大埔籍军政要员邹鲁、罗卓英、范汉杰、罗明等人均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至此学习,学校办学成绩日益显著,考入公立大学的学生数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当时省内名校之一。1947年,时任省政府教育厅厅长姚宝猷先生特莅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成绩大加赞赏,称“管教设施为全省省校冠”。

大埔中学开大埔教育之先河,创办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良才,他们中有我党著名的统战工作者连贯、饶彰风同志,有林尚安、杨文采、饶芳权、邱冠周、丘昌涛、柳步青六位院士,有罗卓英、吴奇伟、赵公武等32位将军,有著名文化人士杜埃以及一大批专家、学者及各行各业的骨干。

改革开放后,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团结拼搏,积极进取,各项工作,成绩喜人。学校先后被评为“梅州市好校风学校”“大埔县文明学校”,1998年被评为大埔县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梅州市一级学校,2010年11月学校通过了规范化学校验收。

经多年努力,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如今,校内木棉似火,兰桂飘香,环境幽雅。早期建筑东舍、敏初图书馆修复如故,孔庙旧址上孔子铜像安然屹立,凝聚广大校友力量的百年纪念楼(实验大楼)格外醒目、由霍英东博士亲自题名的饶彰风纪念大楼(内设纪念饶彰风展室)雄伟地耸立在金山脚下,各幢楼房装饰一新,一座2800多平方米,集礼堂、食堂于一体的综合楼即将在校园西区拔地而起,校园里新旧建筑交错林立,古朴与现代气息溶为一体。

目前,大埔中学校本部有30个教学班,师生1470多人;分教处有6个教学班,师生近二百人。近年来,学校内练硬功,外塑形象,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教师勤教,学生乐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文秀(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