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大学
安康学院是一所省属多科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康大学,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8年重新设立“陕西师范大学安康专修科”,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原安康教育学院、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并入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14年4月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截至2013年,学院设有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269352.7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93.84万册、电子图书3140GB、中外期刊1108种,校园网主干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929.7万元。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1369人,教职工760人。
安康学院的前身是原安康大学、安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冬,安康在大跃进的浪潮中诞生了第一所全日制公办高校——安康大学。1963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安康大学被停办。1978年5月,经陕西省高教局同意,安康地区开始筹建“陕西师大安康专修科”,并于当年招生开学。198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原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安康教育学院并入安康师范专科学校。经过全校师生的一致努力,学校于2005年底在教育部高校设置评审会上以高票通过评审,2006年2月教育部发文同意安康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安康学院。
2办学规模和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学校有教职工760人,其中专任教师522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3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5%,“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国内知名作家1人,受聘为外校博导、硕导教师14人,外籍教师4人,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110人为办学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7名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60余位教师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模、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学校还聘有包括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在内的80人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截至2013年底,学校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等12个教学院系,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
院系设置
安康学院数学系
安康学院化学化工系
安康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
安康学院体育系
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
安康学院经济管理系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安康学院中文系
安康学院外语系
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安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3教学成果
至2013年底,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创新团队
有机化学科技创新团队
蚕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陕南方言研究
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智能信息处理的方法及应用研究
秦巴山区区域特色植物资源调查、收集与开发利用研究
精品课程
大学物理
环境统计学
网站建设与维护
教学课程
有机食品与生态农业
计算机网络安全
现代种子种苗学
3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06年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95项,科研经费2601万元;出版著作、教材177部;发表学术论文3811篇;取得国家专利9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等329项。《安康学院学报》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其中“汉水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
科研机构
科研平台
安康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富硒食品监督检验中心
陕南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康市富硒食品技术研发中心
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安康学院教育研究中心
安康学院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安康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
安康学院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安康学院翻译研究中心
安康学院德育艺术研究中心
安康移动科技服务中心
代养猪技术研发中心
安康市绞股蓝技术研发中心
安康市茶叶技术研发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7])
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8]
对外交流
学校开展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省市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干部培训和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安康市各县(区)和地方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关系。开设了“阳晨班”、“美华班”,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美国、台湾、北京多家公司和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建10个实验室。与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教育,学生通过多种合作项目出国、出境学习深造。
4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杨涛
党委书记 :杨涛
校长、党委副书记 :王兴林
党委副书记 :胡鸿晓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闵小平
副校长 :杨行玉
副校长 :陈刚
副校长:向纪明[9]
5校区建设
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3亩,校舍总面积269352.7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93.84万册、电子图书3140GB、中外期刊1108种,校园网主干带宽为电信联通双千兆,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9
江北校区校门(2张)
29.7万元。校园环境优雅,是一所具有浓郁陕南地方特色的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山水园林式大学。
安康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是陕西省教育厅与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项目。该院新校区位于安康市江北科教园区,规划总面积558亩,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划分为教学科研区、行政区、生活区、共建服务区四大功能分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工程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建设投资约4亿元,建设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计划2011年9月建成。二期工程2011年底启动,2013年完工。
校徽
校徽图案为安康学院首写字母“A”艺术演化的“展翅飞翔”,寓意安康学
安康学院校薇
院承载着学院师生的希望,立足安康地方经济文化,与时俱进,谋求学院腾飞的发展机遇;整体图案又好似“书本”和“翻页课本”,体现安康学院传播知识的办学理念,象征着安康学院“笃学 尚行 砺志 创新”的浓厚文化气息及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安康学院标准字体以“欧阳中石”手写体为准。[11]
校训
校训:笃学 尚行 砺志 创新
阐释:《论语·子张》篇有“博学而笃志”句,借其意而用之,化为“笃学”、“砺志”作为该校校训的主旨,以切合该校实际。
“笃学” 该校是新建教学型本科院校,学风、教风建设处在转型时期,学生素质、师资队伍、管理服务水平都有待提高,故而以“笃学”倡导师生祛除浮躁之气,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坚定踏实、专心致志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尚行” 意在期望该校师生注重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躬行践履”,走与工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成长之路,炼就“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服务 ‘三农’”的能力。
“砺志” 是从该校地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的实际出发,期望该校师生持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信念,立志,明志,砺志,勇敢面对可能出截至2013年的困难和挑战,树立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富强家乡的责任感。
“创新” 是中华民族实截至2013年伟大复兴的内驱力,培育创新精神,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学校倡导师生解放思想,继往开来,养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
该校校训“笃学 尚行 砺志 创新”的整体意蕴在于倡导专心好学的品格和注重实践的价值取向,鼓励师生树立以学成才的志向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引导师生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志存高远的人生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的统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