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AA级旅游景区---白水县

家乡区县: 渭南市大荔县

社火

是一种大型传统民间文娱活动,根据白水县仓颉文化公园

雷牙专用以扮社火的红楼上所刻,翻修年代为“顺治九年”(1652)可知清初社火即已盛行。清末至民国时期,每逢春节或庙会,由一村独演或数村联合表演,规模愈来愈大。其形式不外高跷、芯子、锣鼓、跑马、划船之类,迄今几无变化。但内容则因时而异,民国中期以前多为《郭巨埋儿》、《三娘教子》之类;“七·七”事变后,增添《抗战到底》等内容;建国后多是《大生产》、《送子参军》、《抗美援朝》、《夫妻识字》等。

鼓舞

白水城乡逢年关有敲老鼓之浴,少数里手边敲边舞,名日敲跑鼓,村村如此,遍及全境。另有扇子鼓、对子鼓、小花鼓、十面锣鼓等,均附于社火、秧歌,不单独表演。

秧歌

流行于洛河以北,一种叫老秧歌,一种叫山秧歌,两者大同小异,均边扭边唱,伴有狮子、漂船、跑马等,前者乃当地久有,形式别具一格,东丰乐村盛行。内容增添耍狮子等形式,唱词也多系新编。曲牌有《织手巾》、《戏秋千》、《绣荷包》、《十对花》等。[11]

名胜古迹

杨河遗址

位于大杨公社杨河村西南约700米处,北临河川,三面靠沟,暴露面积12亩,先后出土红陶、灰陶器物及石器等。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古村落遗址。

林皋河遗址

位于林皋公社林皋河村西北约300米处,东靠村庄,三面临沟,南北宽150米,东西长350米。遗址内发现房屋遗迹1处,为红烧土和灰土上下两层,另有灰坑两处,深35米,呈圆形,直径约8米,出土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灰陶,多有绳纹、旋纹,系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古村落遗址。

湫里庙遗址

位于尧禾公社湫里庙村西约50米处斜坡地,东西宽57米,南北长180米,有灰层断面,文化层清晰,夹有红、灰陶片,出土文物有石爷(残)等,系新石器时代古居。[12]

仓颉庙

位于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镇,是国内仅存的为纪念文字发明者——仓颉而建造的庙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汉延熹年间已有“建庙之举”并形成一定规模。仓颉庙的建筑主体有山门、东西戏楼、前殿、报厅、中殿、寝殿、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元代修建的寝殿,以蒿木为前殿大檩,长16米,粗55厘米。

白水县仓颉庙

仓颉庙占地17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内南北长140余米,东西宽约为48米。庙东侧为史官乡至孙家山的公路,西边为一条宽10米,深约2米的沟壑。仓颉庙的三门,是庙内唯一的叠式建筑,下层内涵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风采光。紧贴三门建有两座戏楼,这在中国为数众多的祠庙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庙院内古树参天,有48棵古柏树,树龄均已上千年,仓颉庙古柏是我国三大古柏群之一。[13] 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林皋湖

位于白水县城西北20公里处,湖区水面2000余亩,南岸与铜川市为邻,白铜公路沿湖岸而过,湖区距305省道1.5公里,交通便利。景区有水上快艇、水上飞机、游船、湖畔烧烤及“农家乐”等旅游项目,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14]

石雪情(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