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这座石板桥是鲁班下凡一晚上修建完工的,不管有多大的洪水都未能动一块石头……”1月8日,笔者专程前往悦崃镇新城村(原名:古城坝),目睹了古城入口处的青石板桥。这座青石板被当地人称之为青龙桥,修建在环绕新城村的悦崃河上。 青龙桥桥长约30米、宽近2米、高10余米,桥两边用青石板做栏杆,历经多次洪水考验,仍显出它的古老苍劲。
村民冉隆青介绍,青龙桥的桥墩上刻有龙头、栏杆柱子刻有石球,人们就叫它青龙桥,整个石板桥宏伟壮观。小时候听父母经常讲此桥的传奇故事,少说也有两百多年历史。
传说总归是传说,但桥体用巨石建造,长条石铺面、石雕精细美观,且历经数次洪水袭击仍“站立”在河床上一动不动,确实是当地村民心中的一个谜。
据当地老人介绍,古城坝原是石柱马氏土司建治的第一个中心,为方便山货及日用品运进运出,马氏土司在古城坝的悦崃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板桥,是当时土司联系鄂西的巴盐古道石桥,也是当地山民连接外界的必经之桥。
1381年,宣抚司治所由古城坝迁往南宾镇。从此,古城坝结束了长达252年的土司中心地位。留下了石板桥等历史文物,到底年代多久无法考证,当地的百岁老人说祖宗告诉是建岩棺的毛人留下的,有人说是宋代的马定虎将军留下的,也有人说是秦良玉留下的……
究竟出自何人修建无准确答案,只留下古桥供世人遐想追思。
目前,悦崃古城坝青龙桥除部分石条拦掉落外,整个桥体保存较为完好,石板桥的传说也流传至今,给土家村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