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街古称高三巷。在清代嘉庆年间的《常德府志》里有记载:“高三巷,府东。”它由现在的高山街、横高山街、小高山巷组合而成。这里曾经地势较高,形似山岗,后来形成的三条街巷便统称高三巷。同治元年的《常德府城图》绘出了大高山巷(高山街)和小高山巷的具体位置。
高山街一带是孕育美食文化的沃土。常德老人都能讲述刘海在这里砍樵时邂逅狐仙,从而始创特色小吃穿眼粑粑、煎米茶。
那时候的劳动者,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有早晚在家吃二顿饭,中午劳作时就地吃点心喝茶水“过中”。居住在城区丝瓜井的刘海以砍樵谋生奉养老母,他常到如今的高山街一带砍柴。他的勤劳和孝心被树丛中一只多年修炼成人形的狐狸精胡秀英偷窥发现。狐仙敬佩刘海的为人,只慕鸳鸯不羡仙,执意要嫁给刘海。于是乎,每天晩上狐仙乘刘母、刘海熟睡时,偷偷溜进刘家厨房,将捎来的大米磨成浆。加入食盐、香葱后炸成中间有孔便于携带,嚼起来喷喷香的穿眼粑粑。狐仙还把大米粉煎得焦黄。拌上八角、茴香、生姜、食盐熬成糊糊,做成吃起来喷香可口、生津止渴的煎米茶。天快亮时,狐仙稍然离去。刘海起床后见到这些美味以为是母亲所做。就把穿眼粑粑用草绳串起来,又把煎米茶倒入葫芦里。将它们挑在肩担上以备砍柴时充饥解渴。从此以后,刘海再也不用为“过中”发愁。他能跑到很远的花山、太阳山、河洑山去砍回更多的柴。穿眼粑粑、煎米茶成为后来常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至今仍在高山街的大雅之堂销售,这说明是刘海和狐仙二位奠定高山街为“美食一条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