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概述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赵县

赵县概况

赵县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省会石家庄东南部,县境东西长44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辖7镇4乡、281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是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县和河北省第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雪花梨之乡、全国经济林示范县、中国优质梨果生产基地重点县,是农业部命名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省会南部中等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全力实施“环境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四大战略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历史底蕴深厚悠久。赵县古称赵州,见于文献记载已有2500多年历史,作为郡治、州治时间长达1800多年。2005年,赵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千年古县”之一,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县现有赵州桥、陀罗尼经幢、永通桥等国保文物6处,省保文物6处,市县级文物10处。其中,赵州桥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世界桥梁的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桥,被评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奇迹。始建于东汉末年的柏林禅寺,距今1700多年历史,是中国禅宗史上重要祖庭,史称“畿内名刹”、“古佛道场”,内设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省禅学研究所,每年举办多种大型弘法活动,是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33所寺院之一。座落在县城中央的陀罗尼经幢,被誉为“华夏第一塔”。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东部突破的战略要求,赵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定不移地抓项目、兴产业、强园区。为进一步推动工业集约发展,在县城西侧高标准规划了占地19.6平方公里的县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命名的第一批省级工业聚集区,县城东侧建有赵县生物产业园,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是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组成园区之一。赵县现有工业企业9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化工、纺织印染、造纸包装、食品调味品、机械制造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医药化工产业共有企业70家,主要产品有医药、农药中间体、医药制剂、利福霉素、西咪替丁、复合肥等,龙头企业主要有兴柏药业、中硕科技、欣港制药、金鱼油漆等。全县淀粉生产能力150万吨,主要产品有淀粉、淀粉糖、阿维菌素等,淀粉产业集群被列为省级中小产业集群,行业龙头企业兴柏集团和利民集团被列入全国淀粉20强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纺织印染产业是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共有企业160家,拥有75万枚纱锭、3.6万台布机,年生产棉纱6.5万吨,棉布10亿米。造纸包装产业有企业99家,龙头企业为拥有亚洲单机规模最大的河北华泰纸业公司,年产新闻印刷纸33万吨。食品调味品产业共有企业46家,主要有统万珍极、五得利面粉、旭海果汁等,年加工面粉50万吨,调味品12万吨,其中,统万珍极食品公司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调味品生产企业。机械制造产业共有企业93家,主要产品有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旋耕犁、切碎机、农用机配件等,龙头企业主要有中兴机械、巨力科技、通田机械等。

农业生产优势明显。赵县共有耕地72万亩,粮食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玉米、小麦是主要粮食产品,年总产量近60万吨。近年来,赵县相继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6年以来7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坚持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规划建设了25个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形成了片中有点、带中有环,点、线、面相结合、整体推进的高产创建态势。赵县雪花梨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以“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美誉载入史册,目前栽种面积25万亩,年总产量5亿公斤,曾荣获国际林博会金奖、中国名优梨金奖、中华名果、中国雪梨王、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9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赵县雪花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家庄办事处签订了雪花梨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共建协议,赵县雪花梨在满洲里、广西凭祥口岸出口东盟、俄罗斯可以直通放行。高度重视畜牧养殖业发展,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为抓手,通过实施项目资金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不断扩张养殖规模。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133家,其中,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5家、市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11家。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着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农业生态园,辐射带动蔬菜产业迅猛发展。全县农业生态园达到17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400万平方米,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面积达到11万亩。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赵县以县城建设上水平、出品位为契机,高标准修编了城乡总体规划,有序推进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产城融合发展。先后实施了县城主干道拓宽改造,新建了海尔大道、国柏路、工业四街、澄波街等道路,基本形成“六纵六横一环”的城区道路体系,县城建设初步拉开了“一城四区”发展框架,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积极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大力实施精品住宅小区、公园、广场和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城区水厂等市政工程,县城综合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县域交通便利,308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以及5条省道、6条县道穿境而过,实施了308国道大修、京港澳高速赵县连接线、新赵线等主要交通干道建设,全县通车总里程达到801.4公里,其中乡村道路583公里,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已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县域路网体系。境内拥有26座变电站,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17座。大力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和“幸福乡村”建设,积极实施“四清”、“四化”、民居改造、村庄绿化、公共服务五大攻坚行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旅游商贸繁荣发展。以深入挖掘赵县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打造“名桥、古寺、梨园风光”特色旅游业,赵州桥文化景区、柏林禅寺文化景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力实施赵州桥景区扩容升级工程,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改造,被评为国家4A景区、河北最美30景之一、石家庄城市名片。柏林禅寺于1988年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殿宇庄严、佛事井然,常年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参佛游览,目前正在大力实施柏林禅寺扩建工程,高标准建设柏林禅寺文化景区。县城东部25万亩梨园景色迷人,每年举办梨花节和金秋雪梨采摘节,是都市人休闲观光的胜地。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海尔(石家庄)创新产业园、新合作广场、赵州商贸城等三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文化先进县”、“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连续六年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评为“彩色周末”文化活动先进县。 现有“赵州扇鼓”、“背灯挎鼓”、“范庄龙牌会”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其中,“背灯挎鼓”作为赵县独有的民间古体乐舞表演形式,已有300年历史,县内外演出活动频繁。“赵州扇鼓”是赵县民间舞蹈,建立了培训基地,组建了赵州扇鼓艺术团,培养表演人才1000余人,2014年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演出。目前,全县已组建戏曲、舞蹈、书画、民间艺术等门类齐全的文艺组织400余个。舞蹈《妞妞扇鼓赵州情》荣获河北省第九届“燕赵群星奖”和第十一届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鼓韵乡情》荣获“盛世欢歌”中国老年文艺汇演金奖。2012年5月,县文化馆老年扇鼓艺术团赴香港参加了全国巡演,赴山东胶州市参加了第三届中国秧歌节。赵县永安梆子剧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省“一县一品”双十佳县域文化品牌,金秋艺术团、永安梆子剧团被评为“河北省基层文化之星”。

民生事业协调发展。近年来,赵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不断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健全教育质量考评体系,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三项省级督导评估。整合城区周边学校,发展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4所,在校生68900人。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352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家,乡镇卫生院11所,农村卫生室281所,民营医疗机构6家,各类医务人员3200人。投资7522万元的新中医院、投资1900多万元的新妇幼保健院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新农合制度运行规范,2014年参合人数49.2万,参合率98.8%。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县11所乡镇卫生院共建有6个国医堂、5个标准化中医科,18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开展了中医医疗服务。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县现有敬老院4家,床位860张,入住五保老人783人,入住率达到了91%。全县文体事业日益繁荣,拥有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城区文体广场、281个农家书屋、117个农民体育健身广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河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省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省、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现场会在赵县召开,赵县在2014年全国整治“两非”区域协作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那些年.(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