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来到郭墅镇阜沙村沈善成家,只见屋内摆着各色各样的泥雕:奔马、拓荒牛、狮子、母子鹿、寿星、观音以及各种人头像近百种作品。沈善成正在忙着雕刻奥运会会标,他告诉笔者:“二十九届奥运会在祖国举行,这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我要赶制这幅作品献给这次盛会。” 今年35岁的沈善成,打小就对泥土手工感兴趣,上小学时,就能用泥土捏出数十种小动物。十一岁那年暑假,他从地里取回一小堆泥土,躲在屋里整整折腾了三天时间,终于制作出一匹栩栩如生的奔马,就连平时最不赞成他摆弄这些玩意的父亲,看后也惊叹不已。开学后,小善成的这匹马又得到了班主任的赞扬,同学们纷纷投来佩服的目光,这越发增强了他的信心,从此,沈善成滋生出一个愿望,长大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做出成绩。
因为家庭经济困难,1990年,沈善成只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在村小谋了一份代课教师的事做。尽管没能继续升学,可勤奋好学的沈善成却没有荒废学业,代课期间,他自学完高中全部课程,又取得了大专文凭,而且一直没忘记多年前的那个愿望,希望有机会续起那个梦。机会终于来了,1998年,沈善成经人介绍,来到了上海艺术品雕刻二厂打工。
来到雕刻二厂,沈善成如鱼得水,他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掌握了一整套雕刻基础知识,可不尽如人意的是,1999年底,工厂倒闭了,沈善成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悄然熄灭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来到上海钢琴厂学木工手艺。人生的机遇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钢琴厂当时有一个专业绘画车间,沈善成正好和这个车间的工人住在一起,绘画工人中有一名叫朱龙大的人,拥有雕刻专业特长,沈善成立即拜朱龙大为师,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雕刻方面的技术。
在钢琴厂5年里,沈善成不仅在雕刻技术方面有长足的进步,还学习了绘画的技能。这时,他已不满足于在别人手下打工,他希望回到家乡,利用生他养他那片土地上的泥土,去经营自己所向往的事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现实不允许他这样做,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家庭需要一份稳定的收入,正当他苦于无法施展自己的本领时,2005年,妻子通过招干考试,进入了政府机关工作,解除了沈善成的后顾之忧,沈善成终于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去圆他多年前的那个梦。2005年以来,沈善成除照料好孩子外,全身心投入到泥雕艺术中去。取土,将土晒干筛细成精泥,再把泥土制成毛坯,阴到半干时根据别人的工艺品、按照图片上的人物肖像,开始切形,粗雕、精雕、修光,然后阴干透、砂磨,最后上色至成品。若干道工序,沈善成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3年多时间,沈善成共雕刻各类泥制艺术品近400件,连南京人都闻迅前来观赏。周围人都知道,阜沙有个叫沈善成的年轻人,盘烂泥盘出了大名堂。
谈及今后的打算,沈善成一脸憧憬。他说下一步他准备去南京艺术雕塑厂学习半年,回来后将专攻人物肖像。问他为什么会想到雕刻人物肖像,他说:“人物肖像一般都是一些名人和有钱人的专利,我的目的是为普通人雕刻,我要让这种高雅的艺术走进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