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乾州古城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又名奉天古城),在黄帝时(前3000)称好畤(畤:古时祭祀天地及五帝的固定场所),为祭天之所。夏朝时(前2070)为雍州之域,商时(前1600)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前770)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畤县。后魏(386)置县漠水西。唐睿宗文明元年(684),置奉天县。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发生了“泾原兵变”,奉天城为唐王朝陪都。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五代后梁(907),乾州升军,为威胜里治。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乾州废,改置醴州,奉天县城为醴州治。元世祖(581)并奉天入州,奉天县城始为州城,至明清。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
人文历史
乾县·乾州城不仅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还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有唐岭南节度使赵植、唐代诗人赵存约、唐懿宗、僖宗朝宰相赵隐、后梁宰相赵骘、赵光逢、后唐宰相赵光胤、唐代状元及第赵峻、元代诗人杨振、杨奂、明刑部尚书宋钦、宋廷佐、明兵部尚书黎玉田、李自成天官宋企郊、清台湾总兵王郡等。
近代更有曾任中共陕西省西路工委书记张庚良,1938年8月率部队驻防解县风伯峪,遭到从运城来的大队日军包围,日军倚仗炮火优势猛烈攻击,全体官兵与日军激战,战士们宁肯牺牲绝不后退,从凌晨到傍晚伤亡惨重,党的好儿子张庚良光荣牺牲。
辛亥**巨子吴希真,1911年10月武昌起义,陕西响应,吴希真直接参加**工作,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取得**果实,吴希真与同乡王宝珊在乾县五峰山以办牧场为名,集聚武装力量,准备反袁,因其活动被袁世凯在陕亲信觉察,被迫再次东渡日本,赴东京见孙中山。1915年12月吴希真回国返陕,出任陕西讨袁义勇军西路总司令,令谊友范紫东撰写《讨袁檄文》,于五峰山聚众发难,首攻乾县县城不克,次年春又与乾县北洋系驻军交战失利,被迫渡渭河入南山。1917年12月,陕西靖国军兴,护法讨陈。后因与郭坚部发生冲突,又为北洋系驻军所败,遂离开陕西。吴离陕后,先到杭州访问印光法师,研究佛学,继于1924年初去广东会晤孙中山。适值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吴极力拥护,并建议把**重点放在西北,既易于联俄,又可占据战略要地,收南北会师之效。孙中山首肯其言,委他北上河南进行此项工作。时陕西军队已随督军冯玉祥出关,曹世英部驻禹州,胡景翼部驻顺德(旧府、路名,治今河北邢台)、彰德(旧府、路名,治今河南安阳)一带。吴往来其间,陈述上项策略,颇受欢迎。1924年,吴因积劳成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