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氏三代人一脉“黄梅”情

家乡区县: 湖北省黄梅县

今年上半年,桂也丹研究黄梅戏的新作《黄梅戏概叙》(初定名)有望出版。昨日,他告诉记者:“我所做的只是延续了祖父的艺术生命,完成了祖父的临终遗愿,实现了祖父的世纪梦想。”由此道出了一家三代人的黄梅戏情缘。 他的祖父就是桂遇秋,享誉全国的黄梅戏理论家。桂遇秋先后踏遍了鄂、赣、皖、浙、闽、湘、豫7省56个县市的部分城镇和乡村,以及黄梅县所有乡镇的大部分村湾,走访了与黄梅戏有亲缘关系的采茶花鼓等28个剧种的480多位老艺人、老文化、老戏迷,查阅了所到的各省地市县的通志、府志、县志及文献资料2500余册,选读了宋元以来的野史、文人笔记、诗词、民间文学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曲期刊2000余册,研读了传奇杂剧、黄梅戏与花鼓诸腔的传统剧目700余个,选录了唱腔磁带29盒。 他搜集校勘出版的15辑600多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倾注了黄梅戏前辈艺人和他的理想,浸透了他的汗水和心血。在弥留之际,桂遇秋以一个艺术家的独特方式嘱咐家人:“我走后不放哀乐,用黄梅戏音乐为我送行;把《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同我的骨灰葬在一起……” 从此,研究黄梅戏历史的重担落在他儿子桂靖雷的肩上。桂靖雷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了《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后三集的整理、校勘、出版。然后按照父亲生前的交代,草拟细化了《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写作大纲。不幸的是,在他撰写了近2万字时,眼底出血而导致视力模糊,不得不放弃写作计划。 2002年9月,桂也丹进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当他看到祖父倾注毕生心血搜集没有来得及整理的资料时,他毅然挑起了这个家族的使命。桂也丹依据祖父50年间搜集的资料,完成了历经半世纪艰辛、凝聚三代人心血的40万字《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 这部作品详尽记述了流传于鄂、皖、赣三省的300余本(出)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名称、述录人、主要内容、剧本渊源、整理改编、出版演出、影视拍摄、真人真事述评等内容,对黄梅戏艺术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考证,被业内认为是填补了黄梅戏戏剧史上的一项空白。

猪小潘。。。(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