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运盐河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仔细想来,运盐河上的无数风帆和两岸纤夫的低沉号子声,在运盐河上延续了若干个世纪,回荡了二千余年,那曾是多么壮丽的情景。
运盐河,是一条由扬州东北的湾头向东,经江都从泰州南门高桥下流过,再东去南通的河。其开挖时间之早、规模之大及对国家所作贡献之多,堪称天下第一。
公元前195年至154年,汉高祖刘邦封侄刘濞为吴王。吴国都广陵(今扬州),广陵东是海陵(泰州早期的称谓)。当时,海陵近海,海水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海盐,吴王就召集天下亡命到海边来煮海为盐。亡命者,泛指无固定户籍逃亡的人。史书记载,与吴国相邻齐国的“山东奸猾”,也属亡命之类的人,这些人被吴王召集到吴国,来到吴国海边海陵煮盐。他们既无生活资料,更无生产资料,成为吴国的廉价劳动力,极大地降低了煮盐成本。随着所召集煮盐的人越来越多,盐产量也就越来越大,我国淮盐大规模的生产从此拉开序幕。但煮盐不是最终目的,要把煮出的盐变成财富。就要将盐运出去,销售出去。为提高运输能力,刘濞根据广陵、海陵与海相邻的优越条件,开挖河流,采用水上船运的方法,将盐从海边运至广陵。因为一条船相当于北方数十辆车。于是他就组织民工,从广陵向东开凿邗沟支道,直通海陵的盐场。邗沟是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秋,吴王夫差于邗邑筑城,在城下穿沟,沟通江水与淮水的水工程。邗沟开凿后,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得以相通。邗沟为南北向河流,邗沟支道是从邗沟向东的东西向河流,为邗沟支流,是刘濞所开凿的运盐河,后因其界于南通与扬州之间,就被称为通扬运河。
运盐河初期西接吴国的邗沟,东至海陵仓(即海边盐场)。隋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运盐河连接上了京杭大运河。海陵东边的盐场,随着汉代以来海岸线的逐渐稳定,盐场沿着海岸从南向北日益增多,特别是唐宋以来,捍海堰、范公堤与连接盐场的复堆河、串场河形成之后,运盐河就与东边通州盐场及泰州所属的盐场直接连接而专以运盐。也就是说唐宋以来,通州盐场与泰州盐场所产的盐,全都是从运盐河运出的。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说,海陵监一岁煮盐六十万石,约为六千多万斤;宋徽宗时,泰州如皋仓一年内支盐一亿二千万斤;明万历年间,泰州产盐约八千四百万斤;清嘉庆七年,泰州盐运分司管辖下属11个盐场,年产量四亿七千万斤。上述几个朝代每年所产盐的数量,唐代是海陵一盐监,宋代是泰州一盐仓,明代与清代也仅是泰州所属的盐场,没有包括通州的各个盐场,如果将泰州与通州全部盐场生产的盐加起来,运盐河所运过的盐,当超过千百亿斤。唐代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国派遣使者来到大唐,随行的僧人圆仁写了一本《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书中说从海边往海陵的运盐河中“盐官船积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乍见难记,甚为大奇。”从这段记文里,我们见到的运盐河的盐船不是单个的,而是三四条船或四五条船编联在一起,成为一个个小船队,无数个小船队一个接着一个,组成连绵数十里的大船队。这些船队从东向西逆水而行,如果是巧遇东风,当是千帆竞发,舳舻相继。抑或风向不适,两岸当有一队队屈着身子,背着纤绳的纤夫,哼着号子奋力前行。仔细想来,运盐河上的无数风帆和两岸纤夫的低沉号子声,在运盐河上延续了若干个世纪,回荡了二千余年,那曾是多么壮丽的情景!从运盐河运出的淮盐,为唐以后的封建王朝提供了大量赋税。唐人贾至说:“鱼盐之殷,舳舻之富、海陵之所入也。”天下赋税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于盐利。在这当中,运盐河所发挥的作用亦当功不可没。

小骄傲.(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