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瓘--盛唐文化的一座坐标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一手好字“真、行可比虞、褚” 一部《书断》堪比“春秋之典”
约公元713-766年,即唐玄宗开元初年至代宗大历初年间,是被后代称作为“盛唐”的半个世纪。这一时期,无论是经济和政治力量的雄厚,还是社会文化的繁荣,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一个历史阶段。
书法艺术在这一时代也掀开了极为灿烂的一页。在书法艺术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书法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气象,海陵人张怀瓘就是盛唐时期一位杰出的书法史家、书画理论家。
张怀瓘所撰《书断》、《书议》、《书估》、《评书药石论》等重要书学论著,建立了我国独特的书法研究体系,其本质的透视、全面的构架,对后世书学评论影响很大。
海陵怀瓘 出身书艺世家
张怀瓘活动于唐朝开元至乾元年间(公元713年-760年),其身世,历代史乘均未载录,故生卒年代皆无考。
据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公元766年-779年)窦氏《述书赋》记云:“怀瓘,海陵人。”
今人学者薛龙春曾有考证,开元年间,张怀瓘为翰林院书待诏,仅因书名被征召,而非通过制举。张怀瓘先在右率府挂官领俸,后领取升川司马的俸禄,但未实际到任地方,这该为唐朝官任京城却于地方挂职领俸的一种形式。乾元年间,张怀瓘又外放为鄂州司马。张怀瓘以第八品下入官,终从第五品上。
清朝古文献学家陆心源编纂的《唐文拾遗》中,收入了《张府君墓志》一文,从中可以知道,张怀瓘的父亲叫张绍宗,也是一位擅长书法的官人,终官为邵州武岗县令。张怀瓘在其《书断》中,也说到他父亲的书法,先学高正臣,后有褚遂良风调,再变出己意。具体有一段张怀瓘是这样写的:“(先君)自任润州、湖州,筋骨渐备,比见蓄者,多谓为褚后。任申、邵等州,体法又变,几合于古矣。”

小骄傲.(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