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间

家乡区县: 湖北省崇阳县

      今年以来,大国之间的磋商与合作大大增加了,利益汇合点增多了,共同利益也相应拓宽了。这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积极因素,是值得欢迎和鼓励的好事。现在,国际形势之所以能保持总体缓和,正是由于这些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是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后国际关系一个崭新的特点。可是有些学者在新形势下似乎转向了,这一年来,发表了不少不恰当乃至谬误的言论,而且相当天真。如认为现在世界正在由紊乱走向秩序,原因在于“大国核心利益一致”了。又如,有人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影响,大国关系现在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还有人认为,现在大国已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大国结伴而不结盟。当代大国关系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冷战时代的集团政治。还有观点认为,从“9·11事件”这一天开始,世界就划分为另外两极——“民主价值观的世界”和“国际恐怖主义的世界”。在中美关系上,有人认为两国任何领域都是共同利益大于分歧,无论在台湾问题上,还是在经贸问题、防扩散问题上都是这样。

这是不符合世界实际情况和大国关系现状的。人们只要看一看现在大国之间非常深刻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回顾一下联合国安理会内的博弈,看一看美国的大战略(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这些观点,不知道国际上和中国有多少人赞成。据笔者观察,欧盟会有保留或不敢苟同,日本不会赞同,美国更不会同意,甚至会觉得这些专家学者十分幼稚可笑。

首先,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确实造成大国之间在诸多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度”加深了,利益汇合点在扩大和拓宽。但如果因此就认为,现在“大国核心利益一致了”,已经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并不符合实际。这似乎是比较普通的常识。

第二,由于恐怖主义的蔓延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趋势,大国面临共同挑战,利益汇合点也有所扩大和拓宽。但如果因此就认为,从“9·11事件”这一天开始,“世界就进入反恐时代”,世界就划分为另外两极——“民主价值观的世界”和“国际恐怖主义的世界”,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这一观点似曾相识。其实,布什早就说过,现在是民主自由对恐怖主义的战争,不是站在我们一边,就是站在恐怖主义一边。中国岂能随便接受这种观点。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而且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绝不是布什划分的那种两极世界。

第三,如果说,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结伴而不结盟,不以意识形态划线,那无疑是正确的。实际上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但如果笼统地说,现在大国已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大国结伴而不结盟,当代大国关系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冷战时代的集团政治,显然也不符合事实。现在华约是解散了,但北约犹存,美日军事同盟犹存,而且都在扩展。它们难道已经改变性质?大量事实证明,美日和一些欧洲国家仍然在以意识形态划线,美国仍然把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国看成是没有“顺着美国走”、“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

第四,至于说中美关系“在任何领域都是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包括台湾问题”,显然也不符合事实。诚然,中美关系现在趋于稳定,是历史上比较好的时期,两国相互依存度在增加,利益汇合点也在拓宽。在台湾海峡局势方面,美国由于总体战略利益的需要,当前客观上与我国接近,有着一些共同语言。但千万不要忘记,美国还有个《对台湾关系法》在那里。美国领导人还不时放话,重申有义务“协防台湾”。美国现在仍然对中国采取“两面下注”方针。说两国在任何领域都是“共同利益大于分歧”,恐怕美国也不会认同。

行者SH(2015-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