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镇北有一水塘,叫“凤凰池”,昔日池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传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常来此沐浴。凤凰池后建有“天女庙”(久废)。西溪西南面有一村庄叫“鹤落土仑”,传说七仙女深为董永的勤劳和孝心所感动,一日在众姐姐的帮助下,乘鹤下凡来到人间,七仙女乘鹤下凡之处,得名“鹤土仑,即今台南镇社东村,东庄叫“鹤东”,西庄叫“鹤西”。七仙女下凡后,在西溪南面的“十八里河口”与董永相遇,后在“十八里河口”附近的老槐树下,二人拜天地成了亲。天长日久,十八里河口旁边的村庄也成了“河口”村(今属台南镇)。
东台董永七仙女文化园高清大图(62张)西溪西广福寺后院内有一口古井,叫“缫丝井”,大旱之年不涸,传说是七仙女当年为帮助董永赎身而替曹长者家织300匹云锦时汲水缫丝的一口井。清嘉庆《东台县志》载:“井口小而中宏深,味极甘,大旱不涸,每至春深,井生草根长丈余,人以为仙迹云”。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巡宰李诚莅临西溪,查看了这个遗迹,建亭其上。当年九月亭建成,坚朴实得宜。亭的梁柱上还雕刻着水藻形的花纹。兴化顾繁在亭上作《缫丝井亭记》。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西溪巡检刘文奎又在此修亭作记。日军入侵前,井上还有凉亭,四角凌云,翼然欲飞;井旁石碑上有亭记,日军入侵后,亭毁井存。传说,董永和七仙女一月还清了曹长者的债务后,夫妇来到西溪南面的“董家垛”,安居于“寒窑”,从此过上了男耕女织的新生活,此地也由此得名“新生”,现为广山镇新生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