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风俗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东台市

东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绚丽多彩,既有东台发绣、董永传说、渔民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有酥儿饼、鱼汤面、陈皮酒等传统美食,还有溱东大鼓、许河杂技、渔鼓道情等一批源于基层、源自生活,有着坚实群众基础的民俗文化艺术特色。
近年来,东台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围绕“传承民俗文化,彰显东台魅力”为主题的活动,吸引着市民涌跃参与。东台民俗文化魅力四射,证明了民俗文化在东台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董永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一日随六位姐姐往凌虚台游玩,偶见下界卖身葬父的青年农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实所打动而萌发爱情。她不顾天宫戒律森严,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并帮助丈夫成功赎身。在我市目前有辞郎河、老槐树、董贤村、肝肠河等80余处地名与董永传说相关。
东台发绣。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奇葩。发绣,取妙龄少女秀发绣制而成,为世间唯一带有人类生命符号艺术,银针代笔,匠心成画,工艺精湛,风格典雅,誉为“天下一绝” 。发绣以少女头发为载体,倾注众多情感因素、人文背景、个性特征,是生命符号艺术。通过胎毛绣、夫妻结发绣、成年绣、金婚绣、老人绣承载人类的情感表达方式。以绣为媒,东台发绣人先后5次走近央视,数十次获国家级大奖。发绣,源于虔诚,传递虔诚,延续虔诚,捧现虔诚,并且,将会一直以虔诚传世。
东台鱼汤面。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根雕。根雕艺术是一项化腐朽为神奇、注生命于枯木的美的艺术。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溱湖刻纸。溱湖刻纸派生于民间图画和剪纸,源于南宋未年“拜香亭”活动。亭上用很多图画和剪纸形式,陈列岳飞的图像,进行拜祭,拜香亭活动中的图画和剪纸也随着艺人的创造逐出形成溱湖刻纸工艺。溱湖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人物和环境古今中外无所不及。溱湖刻纸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匀表现出浓郁的民间特色和时代色彩,先后在省内外获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专题介绍,溱湖刻纸是民间工艺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麦秸画。具有特殊的表现力,麦秸画艺人刘用明广泛吸收现代绘画的艺术手法,通过精心设计,改革工艺等方式,不断拓宽麦秸画的艺术表现范围。大胆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巧妙制作成古相典雅,富丽堂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手工艺精品。
酥儿饼。从里到外层层起酥,乍看活像一朵微开的金菊,故又叫“千层酥”。酥儿饼除了包有用赤豆沙、桂花和蔗糖调制的甜馅外,还可包入用鲜肉、葱花、盐和味精调制的咸鲜馅,具有入口酥松香脆,越嚼越美味的特点,用当地人的话来说,是“吃着打嘴也舍不得丢”。

童小鑫呢(2015-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