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杨春芳把医疗站当成了自己的家。有10个春节,她是在自己的医疗站度过的。 1983年6月,她联络十几名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小组;1995年11月,小组更名为徐州市红十字志愿工作者联谊会,她被一致推荐担任会长;如今,联谊会遍地开花,会员达300多人,范围扩展到公安、司法、新闻、交通等系统,开展不同领域的为民服务……
因为市政建设,1997年,设在徐州西站的红十字医疗站也要“搬家”了,杨春芳又把目光盯上了当时远离城市的奎山街道金山村。77岁的老人,又成了城郊公交的常客。
年近80的李学智,因为身体不好,已经记不清以前托付过杨春芳多少次到市里正规医院买药。他说:“老姐姐每次都是买多少钱,收多少钱,俺说,你来回坐车也要花钱,还要跑腿受累,应该多收两个。”杨春芳回答:“挣了你钱,还能叫志愿者吗?”
95岁的杨奶奶当上了中国好人,铜山区单集镇耿集村的老乡互相打电话报喜讯。村民葛维生记得当年杨春芳带领红十字志愿者小组进村的情景,杨春芳的衣服上能掸下半碗土来,顾不得休息,志愿者小组从村民家借来的桌椅板凳,支起医疗点给村民送医送药,捐款捐物。如今,全村人谁家有了困难,都互相伸手帮助,“这些都是杨医生教我们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