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沂市确立全市文明单位(行业)结对共建“五到位”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党委主导、部门引领、结对延伸、包挂推进”的乡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站建设新模式。
1、组织领导到位。根据省文明委【2007】2号文件精神,新沂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站建设纳入全市“三个文明”建设总体考核,成立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委市政府领导、文明办牵头、乡镇及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运作形式。
2、工作思路厘清到位。形成了“四三二一”的结对共建思路。“四”,即是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结对共建单位帮建好乡村未成人活动站的四项主要任务;“三”,即是紧紧把握“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建设“三位一体”的共建教育网络;“二”,即是以结对协议书的形式,明确规范好“建设”和“使用”两大课题;“一”,即是通过季度观摩和半年调度、全年总结的形式,全面实行“一把手”帮建负责制。
3、工作机制建立到位。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反馈及工作汇报制度。市文明办坚持定期听取结对共建单位活动站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结对单位相结合的“四位一体”互动机制。通过活动站学生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建立活动站与家庭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制度,相互沟通学生在活动站、家庭、学校的表现情况。三是建立工作督查和考核机制。新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文明办定期对活动站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年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评估和考核,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各镇、各结对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
4、资金投入和经费保障到位。组织新一届全市32家省、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行业,与全市16个镇开展乡村未成年人活动站结对共建,重点实施结对帮扶“五个一工程”即:帮建一个活动示范室;帮建一个文体活动广场(室);帮建一块主题橱窗宣传栏;协助培养一支未成年人活动站辅导员队伍;资助一批困难或留守学生等。目前,全市投入资金630多万元,其中两级财政投入260多万元,社会投入370多万元,全市16个镇的乡村未成年人活动站已全部投入使用。
5、队伍建设配置到位。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学校教师一专多能的基本素质,通过“走教”、“支教”的方式,推行特长教师的多校互聘,实现师资配置共享。二是整合利用社会公益性资源,发挥志愿者的作用,邀请部分民间艺人、“五老人员”大学生志愿者、新沂市十大感动人物、新沂市首届十佳文明市民、新沂骄傲——改革开放30年30人、市首届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三是依托徐州市年度十大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新沂市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他们到市乡村未成年人活动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全市乡村未成年人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和壮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