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五邑大学
五邑大学地处"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教学型地方大学。
学校建于1985年,江门市辖恩平、新会、台山、开平、鹤山五市(区),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五邑大学由此命名。五邑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大学。五邑大学是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止到2013年3月,学校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30多万册,电子图书11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
截止到2013年3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系部,拥有工、理、经、管、文、法、艺术等7个学科门类的41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名牌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 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全国科教兴国示范基地,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等。[1]
截止到2013年3月,有各类在籍学生20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4000多人,研究生36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5700多人。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招收本科学生,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
历史沿革
1984年1月7日,江门市人民政府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呈送了“关于筹建五邑大学的请示”。1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江门市筹建五邑大学”。3月6日,五邑大学奠基,同时成立了由41人组成的五邑大学筹建委员会。[2]
1985年8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给国家教委呈送了“关于筹建五邑大学的请示”。10月7日,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同意成立五邑大学,学制四年,归广东省和江门市双重领导,以江门市为主。[2]
198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五邑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0年,经广东省高教局批准,五邑大学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五邑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同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并批准接收外国留学生;
1996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3个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纺织工程)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8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九五”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近200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等100 多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60多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200多项,已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建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工程环境与数据库技术、纺织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材料学等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及扶持方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还入选了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纺织工程被评为省名牌专业。
“十一五”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0多篇,被SCI、EI、SITP收录30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等80多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80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300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通过省级鉴定项目7项,已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特别是为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年申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交流
建校以来,五邑大学得到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热情关怀和鼎力支持。他们共捐建楼宇近50座,还捐赠了一大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并设立多项奖学金。五邑大学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和香港、澳门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6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每年都选派20多名优秀教师赴英美进修和交流,10多名学生以各种形式出国进行长、短期学习,100多名外国师生到五邑大学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五邑大学作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招收留学生单位之一,已先后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克罗地亚等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700多人。
学校与欧、亚、美洲及港澳等1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3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都选派优秀师生赴英、美等国进修交流或学习。自1995年开始每年都选派多名学生赴美国交换留学和自费双学历项目。纺织服装系的优秀学生还可以申请俄罗斯的伊万洛夫纺织学院 、法国的纺织工业与艺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日语专业学生可申请前往日本城西大学该校进修或攻读学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到2013年3月,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12个学院,1个系,2个教学部,开设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含港澳)招收研究生。
教学设施
五邑大学图书馆是江门五邑地区最大的图书文献和信息情报中心,它始建于1985年,由伟伦图书馆和大同图书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24438平方米。
图书馆一层主要是电子阅览室、音像阅览室、过刊阅览室;二层至八层按照专业学科馆布局,藏、借、阅一体化,采取大流通的管理模式,读者在馆内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同时,馆内还配有30间独立的专业研讨室,供该校承担主要学科建设或重要科研项目的教职工以及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使用。
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0多万册,还有500多台计算机的电子图书馆。拥有12个设备先进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计算中心和电教中心,计算中心还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五邑大学有教学科研仪器6800多台套,教学、科研计算机2000多台。五邑大学校园网与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联通并覆盖五邑大学,并在2003年建成1000M主干、100M到楼宇的宽带校园网。
截止到2011年2月,图书馆下设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信息技术与咨询部等五个部门,共有工作人员38人,其中8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4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64%的工作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图书馆有馆藏文献120多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15万多册,外文图书4万多册,期刊合订本4万册,生均101.9册;有电子图书91.5万册,生均41.2册。订阅中外文期刊、报纸1524多种;在网络资源方面,除开通使用省高校网络图书馆外,还购买了中国知网(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维普考试平台、北大法意数据库等数字资源以及Springer、WSN、EBSCO、国道数据等外文期刊数据库,并把12000多种、44300多张随书光盘传输上网。购买超星、书生两家数字图书公司的电子图书51.5万多册,并开通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书生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形成了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并可以利用联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查询。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3年3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近900人,其中专任教师65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2人,占专任教师42%,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541人,占专任教师84%。其中,有54人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聘请了近200名企业、行业中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了一批外籍教师长期任教。聘请了一批院士、长江学者、知名学者等担任客座教授。
教学成果
五邑大学2000、2001、和2002年连续三年,专业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在91%以上,比中国平均通过率高出21个百分点,2004年通过率更是高达96.9%,比中国高出34个百分点。专业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以上,专业英语八级统考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15%以上。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1999年与2000年,教务处分别获得中国和广东省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的称号;
校园环境
截止到2013年3月,学校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学校校区:学校地处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东成村22号。
食宿:学校一共有5个饭堂,分别叫食街,美味食堂,北区饭堂,南区新与旧饭堂,这5个饭堂均在校区内。每个饭堂菜式均不相同。饭堂吃饭需用学校配备的饭卡,方便快捷。
银行:校内有广东发展银行、邮政储蓄两家自主存取服务点。
公交:可乘坐公交到学校正门的公交有:
17路(北街---江咀)、22路(江北站-棠下公园)、23路(江门新车站---培英)、24路(江门新车站---高新区)、26路(凤凰山-福泉)、35路(江北-横江)、38路(凤凰山-碧桂园)、41路(城轨江门站-市武警支队)
我的梧桐子主页:江门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pengjiang.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Baby_Y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9773962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y520by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