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开发成为增收致富新产业

家乡区县: 重庆市铜梁县

6月1日上午,在维新镇杨柳村山坡上,30多位留守村民忙着在砂仁地里除草、施肥。“这6个坡有500多亩地,全部种的是优质砂仁,是镇里引进一家公司流转土地发展起来的。”镇领导介绍说。据了解,到今年4月,全区中药材生产种植面积已突破2万亩,既盘活了撂荒地,又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还解决了至少5000名农民家门口务工问题,中药材开发成为增收致富新产业。 我区是劳务输出大区,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壮劳动力在20万左右。随着外出务工农民的增加,农村撂荒坡地不断增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镇街转变观念,把中药材发展列为了特色农产品基地的盘子,引进城市资本反租土地规模开发中药材生产。

南城街道西来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六赢山上,宽阔的土山和山地气候为发展中药材创造了条件,街道引进业主建起枳壳基地,经过几年发展,现枳壳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枳壳基地。同样是地处山区的蒲吕街道青山村,引进业主反租2000亩山地种植金银花,产品供不应求,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金银花增收致富。

据了解,目前,全区开发的中药材面积已逾2万亩,品种有灵芝、百合、黄芪、砂仁、车厘子、药用玫瑰、药用牡丹、金钱草、芦笋、丹参、姜黄、黄栀子、柠檬、使君子、粉葛等20多个品种,一批药材专业合作社也陆续成立起来。既避免了土地撂荒,增加了农民

郁闷的小葵花(2015-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