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南通-历史沿革(二)

家乡区县: 江苏省港闸区

二十三年(1934年),江苏省行政第七区(后改为第四区)专员公署设于南通城,下辖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5县。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通城,建立伪政权,国民党南通县政府先后迁至金沙、北兴桥,专员公署先后迁至马塘、掘港。

1940年11月,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地区,随即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南通、如皋、海门、肩东四县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3月,成立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1945年12月和1946年8月先后建立苏皖边区第一、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又经过3年半的解放战争,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华中行政办事处决定,划南通城、唐闸镇、天生港镇、陆洪闸和近郊农村成立南通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行署机关驻南通市。当年5月,第九行政区改称苏北南通行政区。

建国后:①析南通县城区、港闸地区及近郊置南通市,其余长江以北大部仍为南通县,南通县城迁至金沙镇(长江以前部分为沙洲县);②析海门县东部(另划入南通县东部,崇明县北部)置启东县,其余大部(另划入南通县的东南部)仍为海门县;③析如皋县东部置如东县,北部(另划入东台的西部)置海安县,其余(另划入南通县的西北部)仍为如皋县。

1950年5月,南通市升格为苏北行署直辖市。1953年1月起,南通市为江苏省辖市,同时建有南通区(同年4月起改称专区,1978年7月起改为地区)。其中“市”管辖城区、郊区,专区(地区)管辖海安、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7县(其中崇明于1958年11月划归上海)。地、市并行的体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南通地区行政公署,原行署所辖6县归南通市领导,市管县的体制延续至今。

1989年以后,南通市属有四个县撤县建市:撤南通县建通州市(县级)、撤启东县建启东市(县级)、撤海门县建海门市(县级)、撤如皋县建如皋市(县级),四县级市计划单列仍由南通市代管。

2009年2月,撤通州市设南通市通州区。

2013年3月,南通下辖的如皋市调整行政区划,将20个镇调整为11个镇、3个街道。

花儿对我笑(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