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
在西藏一些地区,女孩子年满17岁,即认为进入成年期。此时,父母要为女儿举行“上头”仪式。举行仪式的时间一般在藏历年初二那天。举行仪式这天,父母为女儿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各种装饰品,并邀请一位有化装专长的妇女来替女儿梳头打扮。在牧区女孩子小时候梳两条辫子,十三四岁梳三条辫子,十五六岁梳五六条辫子,到了17岁“上头”时,就得梳几十条辫子。这种装扮,象征已经成熟,是男青年可以追求的一个标志,有了这种标志的女孩子,男青年就可以向她求爱了。因此,举行“上头”仪式时,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并郑重告诉姑娘,从“上头”这天以后就是大人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像个大人的样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稳重些。 磕头、鞠躬,献哈达,敬酒茶等。
磕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7月2日,我们在大昭寺门前看到了数十位佛教信徒在原地磕长头,他们的虔诚,他们的忘我,以及起起伏伏的场面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和力量。
磕头也是西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磕长头分行进中磕长头和原地磕长头两种,其基本姿势都是一样的: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在大昭寺、布达拉宫及其他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常常可以见到磕长头的人群。磕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过去,有些虔诚的佛教徒,从四川、青海各地磕长头到拉萨朝佛、行程数千里,三步一拜,一磕几年,有许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觉得尽诚尽意、毫无怨言。大昭寺前的粗石板,也被磕长头的人磨光了。 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磕头方法。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