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编辑
综述
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5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7.69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9.59亿元,增长17.7%。三次产业比例为16.3:49:34.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3亿元,增长23%。实现财政总收入2.17亿元,增长2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0%。税收总收入2.02亿元,增长24.9%。2007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5亿元,比年初增加1.1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88亿元,比年初增加1.33亿元。2007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亿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镇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82万元,增长23.4%。[7]
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117.19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4.55亿元、增长7.5%,增幅居枣庄市第二;税收3.92亿元、增长10.9%,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6.3%,居枣庄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22%,增幅居全市第三;财政支出16.32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6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8641元,增长14%。[8]
第一产业
2007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7亿元,比2006年增长16.4%。[7]
2013年,将改革从土地合作社延伸到家庭农场,新发展土地合作社44家、家庭农场70家,新增规模经营土地面积4.8万亩,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3210万元。选择68个村试点,实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2.7万户。选取13个村(居)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2013年,新增名优特瓜菜果面积3万亩,新增设施栽培大棚1万个;培育龙潭家庭农场、民生蔬
抱犊崮森林公园
抱犊崮森林公园
菜合作社等2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处、3万亩,完成“三品”认证6个。以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和肉羊产业化发展为重点,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06家,创建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家,建成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基地)5个。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上农产品加工、流通重点项目10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
2013年,投资375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个,完成冯卯镇中低产田改造1万亩、北庄镇高标准农田治理1万亩。投资4700万元,实施土地复垦整理项目6个,新增耕地2625亩。投资1亿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沂蒙山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西伽河治理等水利建设项目6个。[9]
第二产业
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47亿元,比2006年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实现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8亿元,增长24.8%;实现利税6.1亿元,增长22%;实现利润3.62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水、电、煤等主要能耗指标分别比2006年降低7%、5.3%和5.1%。区直30家重点企业缴纳国税7800万元。完成投资52亿元,建成过千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90个,其中过亿元的20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6家;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省名牌产品3个。[7]
第三产业
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88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为880.3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12%。
2007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26万元,比2006年增长5.5%。
2007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比2006年增长17.2%。
2007年,实现进出口总值8977万美元,增长60.2%,其中出口总值4516万美元,增长76.3%。[7]
7社会事业
编辑
城市建设
2013年,投资5亿元,重点改造提升城区道路、省道及县乡道路。新建改造抱犊崮路、汇丰路、汉诺路、府前路等8条城区道路,打通6条断头路。新建、改建道路95条、216公里。其中,改造省道2条;枣济公路山亭段7.7公里路面改造竣工通车。改造县乡道路8条、48.4公里,农村公路85条、
熊耳山
熊耳山(4张)
136.5公里。
2013年,投资5.7亿元,新建改造城市热力、燃气、雨污管网65公里;建设翼云水厂,城市日供水能力提高到5万立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营;山亭文化休闲广场完成主体工程,市民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党史馆建成使用;紫云湖公园建成开放,丰泽湖升级改造全面启动。实施北京东路、仙台北路等17条、16公里城区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8.3%。[10]
社会保障
2013年,民生支出10.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5%。区实验二小、实验幼儿园和7处镇街中心幼儿园建成启用,新创省级幼儿园4家。借助山滕合作机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区中心人民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完成业务收入7022万元,同比增长34.9%。新增城镇就业46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余人。完成社会保险基金征缴2.62亿元。为全区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均增资191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金每人每月提高到70元。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院26处。[11]
8特产
编辑
城头豆制品
水泉地瓜枣
长红枣
山城办花椒
水泉火樱桃
水泉镇冬桃
山亭板栗
[1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