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镇地处井陉县城,东傍上安镇,西接秀林镇,北连威州镇,南临王庄乡,为全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微水镇为井陉县城驻地,共辖27个行政村,境内307国道、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贯穿东西,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10年,全镇耕地总面积37464亩,粮食总产量10323吨,乡村总人口37478人。
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四面环山,中间平坦,土地肥沃,境内山峦起伏,丘陵迤逦,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山地、丘陵平均海拔高度为400-800米,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著名的韩信背水阵攻克赵国之战,就发生在该镇微水村。全镇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8度左右。金良河、冶河纵贯全镇。石太铁路、307国道、石太高速公路并行东西贯通。微水发电厂、3502工厂、3514工厂、化工化纤厂坐落在镇境内。
背水列阵:韩信率汉军沿井陉古道星夜兼程,挺进到距井陉15千米处安营扎寨。韩信经过周密的考察,设计了一套大胆的作战方案。夜半,韩信派轻骑2000人,各执一面旗帜,潜入赵营之侧的山林中隐蔽起来,并派万人大军在绵蔓河东岸,背靠河水列阵(据说在今天微水镇)。赵军听说韩信背水列阵,都讥笑他不识兵法。天将破晓,韩信亲率大军,高举汉旗,直扑井陉口。陈余率军迎击,战鼓雷动,战马嘶鸣。两军混战多时,汉军佯败,一路上丢旗弃甲向绵蔓河方向撤退。陈余率军奋力追击,追到汉军背水列阵之处,双方展开殊死激战。汉军将士深知,前是敌军,后有河水,自陷“亡地”,已处绝境无退路,个个拼死战斗。此时,潜伏在赵营附近的2000名骑兵,乘机突袭赵营,拔下赵旗,改树汉旗。陈余久战不胜,下令收兵。在返回途中,忽见赵营插满汉旗,将士大惊,军心大乱。占据赵营的汉军和韩信的主力前后夹击,赵军惊慌逃散。陈余率残部南逃,后在赞皇被俘斩首。这就是古代战争史上出奇制胜以少胜多著名战役“背水之战”。战后,将士问韩信为什么背水列阵?韩信说,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背水列阵是韩信对《孙子兵法》的灵活运用,是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创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