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交通发达,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206国道贯穿境内;西连京沪铁路,京台高速公路,104国道;东依京沪高速公路,青岛、日照、连云港三个出海港口;南濒京杭大运河的台儿庄等内河港口。周边有五个空港,100公里内南有徐州观音机场、东有临沂机场、西有济宁机场,北距济南国际机场200多公里,东距青岛国际机场300多公里。[10]
枣庄市中区
枣庄市中区
2011年,市中区公路客运周转量达185143万人公里、同2010年相比增长0.9%,货运周转量882443万吨公里、增长3.3%;营业性客车390辆、减少254辆,货车6325辆、增加500辆,客运出租汽车434辆、与2010年持平;枣临铁路市中段主线已接轨贯通,枣薛线、枣台线BRT市中段通车运营,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56公里,全区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油路、通客车。[4]
8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11年,市中区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2项;承担和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市级各类科技计划13项,获得上级无偿扶持资金375万元;开发新产品、新技术62项,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9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20项。
2011年,市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总数达到8家;培育市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总数达到28家;培育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总数达到11家;全区共有80余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科技合作64项,共建研究生科研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实践基地等22个。
2011年,市中区申请专利417件,较2010年增长35.4%,创造了市中区年度专利申请量的新纪录。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4件,增长57.6%。全区获得专利授权265件,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2件,比2010年增长88%。全区拥有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12家,省级无假冒专利商场2家,市中区成为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4]
教育事业
枣庄市市中区
枣庄市市中区
截至2011年,市中区共有中小学76所,其中:小学60所(农村59所),普通中学16所(农村11所),特教中心1所。
2011年,市中区小学招生7831人、毕业6181人、年末在校学生37853人,教职工2037人、专任教师2037人;中学招生6518人(初中4413人、高中2105人)、毕业5910人(高中2090人、初中3820人),年末在校学生18995人(初中12787人、高中6208人),教职工1723人、专任教师1441人,特教中心招生9人,教师32人。全区有省级规范化学校19所、市级规范化学校57所。农村教师平均月工资达到3116元、平均月增资40元。小学和初中入学率、“两基”巩固率均达到100%,山东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比例位居枣庄市第一,成为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4]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市中区有卫生机机构12个,床位701张,卫生技术人员755人,其中:执业医师291人、注册护士246人。乡镇、街道卫生院6个,床位231张;区级妇幼保健院1个,床位50张,卫生技术人员52人;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卫生技术人员37人。[4]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市中区拥有文化馆1座、图书馆1座;全年共完成33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分别发展到5处和115个,实现了全区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全覆盖。
2011年,市中区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枣庄市的30%。[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