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城烟卷厂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

    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个春天,一座烟厂在野草荒滩上以其特有的生命创造力,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红色兴安诞生了。这个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在市场经济的波峰浪尖上搏击、踏歌,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1982年年产卷烟仅有3200箱、利税140万元,到2010年生产卷烟17万箱、利税10亿元,产量年均增长15.24%、利税年均增长26.45%.
“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路,在没优势的地方找优势,在没有机遇的时候抓机遇”,在这样“三没有”的境遇下,乌烟人凭着“峻岭上的青松”精神,实现了创举、创业、创新。
历史已经深刻记忆,作为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诞生之地的支柱企业——乌兰浩特卷烟厂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一次次创举、创业和创新实践,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流光溢彩的足印。
烟厂的建立是在兴安盟复建初期,时称“乌兰浩特市雪茄烟厂”。穿过近30年的历史沧桑,人们只从这个厂名就能感知烟厂当时生产品种的单一、落后。老职工们回忆建厂的情景,仍是记忆犹新。有职工深情地说:“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工人们在用帆布搭起的帐篷里生产卷烟,整个厂区用野草荒滩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1984年9月,“乌兰浩特市雪茄烟厂”更名为“乌兰浩特雪茄烟厂”,终于成为中国烟草大家庭中的正式一员;1985年,经过和云南楚雄卷烟厂谈判实现了联营;1986年,又与呼和浩特市卷烟厂联营;2005年11月8日,卷烟厂成为红云集团的成员企业;2008年,原红云集团与原红河集团重组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乌烟厂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一大集团的一员;
多年来,乌烟厂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烟草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烟草工业降耗工程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300多项荣誉。厂长刘凤书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每一项荣誉,都如一粒晶莹的珍珠。当用发展这根丝线串起来时,又是那么光彩夺目,又是如此深刻而美丽地见证着企业前行的脚步。

佟乌日汗(2015-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