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代和现代的交融之地。虽短暂停留,闲情雅调依然历历在目。
当然不必多说,大部分人对苏州感兴趣的,都是她悠久的历史。从吴越开始,苏州就在江南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数文人骚客,给姑苏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都说游苏州,体验苏式慢调生活,从睁开眼的那一秒,即就浸润在苏州典雅的气质里,漫步在复杂清幽的小巷,体味苏州含蓄精致的审美情趣,内敛自足不事张扬的处事性格。
在苏州,隐藏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典雅园林,也就成了散布在城市各处的璀璨明珠。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是很多来苏州的人们必看的。每一座园林,都见证了多少历史风雨沉浮。蓦然回首,园林的门里门外是两片天,门外是喧闹的街道与路人,门内则是一片清幽桃源。
灯火阑珊
苏州不仅以园林著称,美食也为一绝,走进太监弄,就仿佛进了美食节,那么多有名的餐馆酒家,让人目不暇接,而像松鹤楼的松鼠鳜鱼、响油鳝糊、东坡肉,则早已蜚声海外,那里的美食和小吃,不仅以味佳见长,更是因古老的文化传承而富有生命力。
不过我却独独钟爱那里的一条条小巷,古老的市井长街。走着走着,或是耳畔传来舒缓幽雅的评弹曲调,或是擦身走过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或是遇见操着吴侬软语摆弄家常的老人家。那一块块青石板,那一排排残旧木门板、那一座座历经风霜的石桥,那一段段美丽动人的过往??它们灰暗沉旧,古朴不变,它们低吟细语,风情依旧。小桥流水人家,恬静中的诗情。
而位于大儒巷东头的平江路,破败处有一种别样的美,黛墙班驳,碧石青幽,我能遥闻几百年前这条路上的细碎脚步声和平江小河里的划桨声。平江河依偎平江路,缓缓而流,千百年来无声又似叹。河水缓流,流过一座又一座的小桥。平江河上的小拱桥,以青石为多,旅者要是者有心人,或可寻访到几座明清时的古桥。
小桥流水
苏州之味,在巷,在河,在桥,在幽静处,平江路的纵深支巷里,有许多先贤的故居,钮家巷的潘世恩故居、南石子街的潘祖荫故居、悬桥巷的洪钧故居和顾颉刚故居、大新桥巷的郭绍虞故居等。探询这些故居,亦可寻觅到隐藏在背后的精彩故事。一砖一瓦、一房一井一牌楼,承载着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出了无数的名人典范。
还是喜欢它的白天,安静,有古意。逛逛白天的平江路,或寻小桥,或觅古井,或凭栏望波,或坐园品茗。平江路真适合浮躁忙碌的现代人,累了,就是看一看那斑驳的墙,也可抚慰久已远去的诗情。一间绣坊、一座茶楼、一段小曲,串起的江南情怀。
无需思考,双脚随着狭窄曲折的小巷七转八拐,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知在多少个门口窗下驻足张望过,充满了神秘感。好像自己顺着时光隧道穿向远古,置身于百年亦或千年以前的世界里。
偶然走进一家刺绣馆。绣娘们宁静的坐在那里,指尖在画布上灵巧的舞蹈着,无中生有出一种美丽,是奇幻的,不可思议的。刺绣是一种文化艺术,也是一种唯美风采。你可以震惊,可以赞叹,可以为了这种浓墨重彩的艺术而叹服。
听一支小曲
在山塘街的深处,找一家评弹的茶楼,沏上一盏三月刚炒的碧螺春茶,放下包袱,任凭茶香与曲调洗涤着自己的神经。古人有云:“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
评弹又称“南词”或“小书”,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只需简单的一桌两椅,一把三弦,一把琵琶。
做为外地人的我听不懂苏州方言,所以人家听评弹,是故事,而我,听评弹,是音乐。它不需要很华丽,婉约的弹唱,精彩的说书,却能够能沁透人心,让你为之动容。
苏州,逛不完的巷子,道不尽的清幽。这是一个永远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的城市,它的慢调,它的清幽,竟会是我化不开,晕不淡的深愁。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yzbk819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yz819
能力秀:http://www.wm23.cn/dslyz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