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日涉以成趣——乔园

家乡区县: 江苏省靖江市

        泰州乔园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称淮水以东第一园。地处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位于海陵北路六十八号。前身为明代陈鸢旧居,万历年间其孙太仆少卿陈应芳倚宅建园,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句意,取名“日涉园”。清康熙初年转归田氏,雍正年间园归高凤翥,易名三峰园,咸丰九年吴文锡购得此园,更名蛰园,旋入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名下,因称乔园,延谓至今。名列《中国园林鉴赏辞典》和《中华名园大观》。现由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管委会乔园管理处经营管理。
历史沿革
        明万历年间,太仆少卿陈应芳年高归泰,倚祖屋建日涉园,在园中整理文札,著有《日涉园笔记》等。清康熙初年,园归田氏。雍正年间为高凤翥所有,嘉庆年间高凤翥多方购得石笋三支置于园内,因将园名改为“三峰园”,时有皆绿山房、数鱼亭、囊云洞、山响草堂、绠汲堂、松吹阁、因巢亭、二分竹屋、午韵轩、来青阁、莱庆堂、蕉雨轩、文桂舫和石林别径等十四景,并占有大片住宅。
         咸丰九年,吴文锡买下三峰园并进行修缮,以“荒园藏身有所”,将三峰园更名“蛰园”。其将买园、造园的过程记于《蛰园记》,并绘有《三峰七老图》。蛰园相比全盛时的三峰园已有所缩减,但东部庭园基本承袭了三峰园时的模样,只对各个建筑物的命名做了较大的调整。其中,“山响草堂”改为“三峰草堂”,“来青阁”改叫“一览忘尘”,“绠汲堂”改称“退一步想”,“数鱼亭”改为“疏影亭”,从中可见吴文锡较深的文学修养与恬退隐逸的心态。然而,这些建筑物的命名只存在了几年时间。
         咸丰年间太平军占领扬州,两淮盐政机构从扬州迁来泰州。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将吴文锡“蛰园”买下,将园内诸景名称全部改回“三峰园”时的称呼。乔松年后又历任布政使、巡抚,为历代园主中官位最高,权势最盛者,这一时期的乔园名声最广,乔园成为园林最终的称谓。
社会评价
         一九四九年,乔园收归国有,其园林及宅第被改建为政府招待所。刘少奇主席到苏北巡视时曾在此小憩。一九五六年三月梅兰芳先生来泰祭祖时下榻于此。中国园林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生前与喻维国先生实地考察泰州乔园后认为,这是“苏北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在古典园林的研究上,不失为一地区的实例”,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一九七七年十一月,陈教授在江苏《文博通讯》上发表《泰州乔园》一文,后来该文被收入《中国园林志》和《中国园林辞典》。
建筑特色
概述
         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周庠曾绘“三峰园四面景图”及其题记等,详尽记录下乔园繁盛时期的景物。园归乔松年时,虽不比“三峰园”盛景,但山石,树木均是前代之物,看起来更为古拙,乔松年如此评价乔园:“小园虽陋,而嘉树可誉,青土苍官,胜于绮阁雕萝多矣。”一九九零年,泰州乔园依周庠“三峰园景图”落架大修,基本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貌。二零零六年,泰州市政府启动乔园扩建工程。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再现其鼎盛期的十四处景点,并增加次景区、衬景区和宅院区,园林面积由一千五百平方米扩大到一点二万平方米,二零一零年二月七日正式开放。
扩建前
         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布局小巧、紧凑。园内石谷林泉呼应成趣,楼阁轩亭相映生辉,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层次分明。园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叠山以成主景,北部辟有庭园。草堂前,池水蜿蜒,山石环抱。水池上架一环洞小桥,过桥入洞,可领略曲径通幽之趣。在花神阁遗址前的山峰间,有一株古桧柏,树形苍劲,外观颇具古意。山巅东边是半亭,西幽谷上为数鱼亭。草堂后有绠汲堂、松吹阁等建筑。陈从周先生生前对此庭园评价为“厅事居北,水池横中,假山对峙,洞曲藏岩,石梁卧波等,用极简单的数物组合成之,不落常套,光景自新。”游客及市民“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扩建后
           扩建后的泰州乔园,正门悬挂陈从周题“淮左第一园”、“吴陵胜景”匾额各一块。园景分为东、西两部分。核心景区保留原园整体风貌,有山响草堂、因巢亭、绠汲堂、松吹阁等厅堂楼阁。次景区在园内西部,有来青阁、皆绿山房、蕉雨轩、午韵轩、石林别径、二分竹屋等景点,和核心景区以院落相隔,通过来青阁连接两大组团。其中西部庭园与住宅部分相连,起过渡作用,东部庭园以山响草堂为布局中心,草堂其前凿池叠山并正对“三峰”构成主景。后部隔一小园,绠汲堂居高正对三响草堂,方正、严整,又别具曲笔。
花木配置
          乔园历代园主注重景点花木的配置,二分竹屋、皆绿山房、松吹阁、因巢亭、蕉雨轩、文桂舫等建筑物的命名多与植物有关。其中核心景区以乔木为主,重点突出古桧柏;松吹阁、因巢亭等高阁旁多辅以高松,梅林;山坳后隐藏竹、屋,庭前后栽腊梅丛桂,轩周围以牡丹、芭蕉,适应四季景色的变化。在意境上以幽雅清淡着眼,如芭蕉分绿,疏筠横窗,天竹腊梅,苍松古柏,交枝成图,相掩生趣(陈从周语)。四时花草不断,令人赏心悦目。

我的能力秀:http://www.wm23.cn/dsluhj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uhj1207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uhj1207

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69954945.html

 

 

木槿七纪年(2015-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