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热点

家乡区县: 江苏省如皋市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坐落于长江三角洲极具经济活力并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的秀丽江城——南通。学校设有4个校区、25个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5600余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2075人,留学生340人。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20余个,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3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0个江苏省品牌专业、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5个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学校科研实力较强,拥有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级工程中心和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3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设有9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在2013年武书连版的全国大学排行版中,南通大学综合实力位列全国高校第143名。

注:江苏十五所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名单: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2 历史沿革

2004年由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并组建而成。

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的前身分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

南通大学校徽南通医学院的前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3月由清末状元张謇及其兄张詧创办,是我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改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8年南通的农、纺、医三所大学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继而成为南通大学医科。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改为南通学院。1937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南通学院被迫停课。1938年8月南通学院迁至上海,农科、纺织科复课,医科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建成国立江苏医学院。1946年,南通学院院本部迁返南通,同时恢复医科。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医科改建为公立医学院,定名苏北医学院。1956年改名南通医学院,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改名苏州医学院,同时,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1958年南通分部又改为南通医学院。1958年,南通医学院归属江苏省管理。1978年9月,隶属关系改由交通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交通部领导为主的体制。2000年2月起,南通医学院由隶属交通部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创建于1912年4月。1913年9月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1927年改为南通纺织大学,1928年与医科、农科合并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为南通学院纺织科,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南通学院纺织科迁至上海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197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复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南通工业专科学校,1980年7月省政府报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1985年1月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通工学院。

南通大学南通师范学院是由原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和南通教育学院于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的本科高等院校。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名称恢复办学,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通师专科学校”校名。南通教育学院前身是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于195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1963年停办。1982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3月南通市委决定两院合并,建立新的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同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定名为南通教育学院。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3年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2004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并组建南通大学。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审议批准,南通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至此,南通大学博士授权点总共有20余个。

3 校容校貌

南通大学[2]南通大学现有新校区(约2000亩)、启秀校区、钟秀校区、启东校区(在建)4个校区,总占地近4000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不含在建的启东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馆藏图书225万册,中外文期刊23797种,中外文数据库50多个,配有中英文光盘检索系统,设有“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知识网络一级管理服务中心。

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校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校获得“江苏省红旗基层党校”称号。

南通大学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2012年学校百年华诞为契机,在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行,加快推进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立足南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逐步走向世界,积极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图书馆

南通大学南通大学图书馆馆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有各种大型综合性数据库 ,购中外文大型数据库50多个,自建数据库4个,购电子图书140万册,硕博士学位论文370.2万篇。图书馆已建成万兆到馆、千兆楼宇、百兆桌面、多校区光纤直连的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建有符合国内一流标准的中心机房、远程监控室,构建了以SAN存储、小型机、PC服务器以及ORACLE数据库、数据远程自动备份等为代表的功能完备的软、硬件支撑体系。形成了由远程包库、本地镜像和自建数据库组成的、功能完善的网上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存储设备总容量220TB,电子文献信息存储容量80TB,可提供24小时在线中外文期刊全文、题录、文摘和电子图书的查询、浏览及下载等服务。应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处理日常业务,文献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公共查询、馆际互借、期刊管理、通借通还等业务均已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4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南通大学学校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82人,教学科研人员约2252人,其中高职800多人,博士、硕士生导师726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学科梯队、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8个。历年来,共承担“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等高层次项目240余项,出版专著120余部,在SCI、EI、ISTP、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8项,荣获包括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

院系设置

南通大学南通大学南通大学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1所近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9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截至2013年,建有20 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在建基础医学外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学内科学机械工程学科 为支撑学科)三个一级博士点,直接覆盖15个二级博士点,再加上三年验收期满前升级的部分学科,2012年完成验收后南通大学博士授权点有20余个,博士点涉及专业在一批本科招生。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转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南通大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15个学科新增列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南通大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由原来的2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增加到17个,涵盖的二级学科,由原来的43个增加到105个(不含没有下设二级学科的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唯爱她(2015-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