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是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万源老腊肉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香味浓郁,入口清香,回味悠长;它是选用万源当地优质生猪肉熏制而成,这里的生猪全都是味的纯天然的玉米、青菜等饲料,其肉质非常细嫩,瘦肉率极高,在通过当地零污染的柏树枝烟熏一个月以上,腌制出的腊肉色香味俱全,不仅最大限度保持了鲜肉的丰富营养,而且肉质非常爽口、喷香化渣;是当地百姓过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万源老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万源市全境5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9′00″~108°31′00″,北纬31°39′00″~32°20′0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