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遵义市科技资源信息平台,是由遵义市科技局主办,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遵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遵义市科技资源信息平台是创新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任务:科技成果发布和展示;科技成果需求和供给的对接服务;技术难题招标;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推广服务;专家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服务;企业个性化服务;科技创业辅导、培训和孵化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
遵义市科技资源信息平台,遵循政府主导、突出特色、创新机制、综合集成的原则,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和大型企业科技资源的作用,拓宽“产学研用”渠道,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一个交流互动平台。
所以在现在开始的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呈长尾分布,且无限极致、快速迭代,必须有最灵活的组织模式(organization pattern)进行匹配。于是,“扁平化”成为应有之义,企业不断地减少自己的决策层级,不断地向一线授权。当扁平化到极致(请注意是极致),企业就成为了一个平台,员工就成为了无数的创客,因为高层已经没有了调配资源的权力,而是提供平台服务,而员工则成为自主决策的个体。创客嗅到用户的需求,再呼唤志同道合、能力匹配者共同行动,大家按需聚散,组织变得更加灵活。
至今,已经有诸多的炫目词汇来描述这类组织形态,云的时代,微机端口
企业需要一个数据平台,还应该是一个大数据平台,也即“云台(或云端)”。其实,大数据的最大特点是随时在线,所有的活动都会被数据化,沉淀在平台上。有了这个平台,企业只要开放用户接口,就可以与用户交互,最大程度挖掘出需求;同时,企业只要开放创客接口,所有的优秀者都可以进入平台创业,这就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人力资源体系,所有的创客“不为你所有,但为你所用。”
这才是组织在互联网时代的终极状态。组织内的人力资源高度共享、随需调用、基于大数据……这不就是云的特征吗?所以,我把这类组织称为“云组织”,因为,只有“云”才能描述出这类组织人力资源使用的超高效率。2011年,我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但在当时,很少有人听得懂。还好,云已经成为社会组合资源的范式,云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还好,阿里、海尔、苏宁、携程等企业都开始做云台了……我可以把话放到这里,这是大型企业组织转型的必然选择,没有“之一”。
趋势二:内部市场化驱动“经营型创客”,激励下沉到个体单元,人人都是CEO。
“经营型创客(entrepreneur)”即是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于创客的定义——具有创业精神的人。如何能够让这类创客随需调用?内部市场化模式是最直接的办法。
一旦将激励下沉,将员工变成经营型创客,每个人都经营者一家名字叫自己的公司,人人都是CEO,每个人的钱都是自己挣出来的。
让我来描述一下这种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当一个创客发现了用户需求,而他自己显然无法满足,此时,他就可以作为发起创客找来适合的合伙人成立一个公司(也许是企业平台上的模拟公司),建立“合伙人关系”。这个公司也能够迅速找到其他的内部供应商,建立“外包关系”。这样一来,所有的资源都随需求被迅速调动,连接成一条高效的价值链。无论是“合伙人关系”,还是“外包关系”,都是以“金钱”作为载体的强激励,都是没有衰减的,链条上的所有节点上的创客,都是在“为自己打工”。
在这个方向上实践的企业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海尔,他们是彻底的内部市场化改造。任何一个部门、一个创客都必须要找自己的用户,找不到用户就证明这个部门或创客没有价值,就会被企业淘汰掉。
现在科技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方向,我们只有学会生存才是发展的归路。只在现在的思路上你是没法看清科技的迅速,你的旁观局势将会是你在互联网中埋没的结局。要结合科技信息时代,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在明天的起跑线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