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关历史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井陉县

并陉关背负太行,遥对华北平原,扼晋冀交通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军事上所必争。

由于“井陉”之重要,所以历史上这里战争频繁。重大的战争首先有战国时期秦、赵之战。秦王政时,秦国已相当强大,秦十五年(前232),秦军分数路伐赵,一军从太原出,攻取了赵的“井陉”,进至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与赵将李牧的部队相遇,双方展开大战。当时赵国还是七雄中较强的一国,秦军力不能支,战败逃归。史称此战后数年秦军不敢再攻赵。隔了三年秦乘赵国内有灾难,又大举出兵攻赵。秦大将王翦率军攻井陉,赵军战败。秦军即由此长驱直进赵都城邯郸城下。赵分兵数路阻击秦军,秦军屡战不能胜。

王翦乃用离间计,使赵王夺了大将李牧的兵权,赵军不战自弱,最后秦军攻破邯郸,赵国亡。

在秦末楚汉战争之际,这里演出过战争史上极辉煌的一幕,就是汉王刘邦的军队与赵军之战。公元前204年,刘邦向韩信、张耳东下井陉击赵(其时赵已复国)。赵聚兵“井陉”口以阻汉军。汉军暂屯于“井陉”西口军城(即后来的娘子关)。当时,赵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优于汉军,况且地形也对赵军有利。谋士李左车向统帅陈余建议:“韩信乘胜远征,其锋不可挡。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看来粮草必在其后,如能一方面出奇兵从间道绝其辎重,一方面深沟高垒,坚守不与战,使其求战不得,后退无路,而野又无所掠,那时乘机出击,必可打败韩信、张耳的军队。”不想陈余轻敌,不听劝告,又不严守井陉,坚决主战,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

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果然,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赵军见此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败赵军。杀了陈余,还擒了赵王。这一仗是战争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它为刘邦从背后牵制项羽的军队,最后消灭项羽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天宝末年,安禄山造反,派养子安忠志屯军土门,又使其将李钦凑守“井陉”口,以防唐军西来。后来唐将李光弼、郭子仪先后出“井陉”,屡败叛军。

北宋末年,宋将种师闵与金将斡离不激战于井陉,被金兵所败,斡离不遂入天威军,陷真定城。接着长驱南下,攻取宋京开封。

古代井陉关虽然常被战争烟云笼罩,可是井陉县这个地方是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井陉县东有著名的苍岩山,风景秀丽迷人。石灰岩构成的峰峦层层起伏,危崖峭壁,重林苍郁,殿阁楼台掩映于山麓古木之间,透出宁静、雅致和庄严。从山脚沿涧入山,一路上怪石嶙峋,树根盘结交错,奇姿异态,宛如盆景。山上有福庆寺,相传为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为尼处。石磴道三百六十余级通达寺前。

门悬一副深具禅味的金字对联:“宝殿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门前峭立石壁,飞架三孔石桥,上建桥楼殿。从下仰望天空,仅露一线。昔人有诗云:“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叹为奇景。山上还有苍山书院、藏经楼、公主祠等建筑及岩关锁翠、风泉漱玉、阴崖石乳等十六景。瀑布清泉,飞珠散玉,禅房古刹,碑碣夹道,步步引人入胜,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名。游览此处,令人心旷神怡。

电商—杜娇娇(2015-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