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大沁他拉镇的一个行政村。舍力虎是梵语,意为遗体,即舍利。舍力虎这个读音是对梵语的失真。1836年清道光皇帝将其女儿许赐于奈曼第十一任王爷德木楚克扎布成婚。公主死后葬于北京东直门一带,后在此修庙供奉其画像。此地名从舍力虎庙变成舍力虎村,如此演变之。该村位于大沁他拉镇以南方向。
舍力虎庙,原太和乡舍力虎村位于乡政府驻地(新建居民点)东北7公里处,是京通铁路舍力虎站东北约3.5公里的教来河南岸。沿河上溯十几里地便是舍力虎水库。清代,在舍力虎一带曾经有一座庙,称舍力虎庙。如此看来,舍力虎这个名称也是由来已久了。
至于舍力虎庙何人何时所建尚无考证。但是,该庙里供奉着奈曼早期几任札萨克王的画像和他们的遗体也埋葬在庙址附近的传说来看,舍力虎庙很有可能是王族成员、台吉们所建。还有一种传说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月,清道光皇帝将自己的爱女(皇四女)寿安固伦格格婚配给奈曼郡王阿旺都瓦底扎布之子德木楚克扎布为妻。寿安去世后,“葬于此地,并修庙供奉……”事实上,寿安格格于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病故于北京,且安葬于北京东直门一带。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额附王德木楚克扎布亦病逝于北京。清廷追认为“亲王”,并以亲王例祭葬。又赐与固伦格格寿安福晋合葬。墓地择于京师附近东直门一带。由此可见,寿安格格葬于此地(舍力虎)的传说与事实不符,而“修庙供奉”则是极有可能。因为寿安格格逝世后,其夫第十一任奈曼旗札萨克郡王德木楚克扎布向朝廷要求把福晋的遗体(称“彩棺")运往奈曼安葬,可是朝廷以“无以先例"没有批准,只好奉命安葬于东直门一带。驸马王未能在奈曼大地为其福晋修建“公主陵”,但为公主修建一座庙,供奉其画像,常年祭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建庙时间应在固伦格格逝世后,驸马王逝世前,即1861—1865年间的可能性较大。后来舍力虎庙被教来河水冲毁,然具体时间不得而知。
舍力虎这一地名,蒙古语称之为“夏日哈”或“夏日嘎”,
前者意为伤,相传义州王布尔尼的高级幕僚贝德尔梅林在此与清军交战时受了重伤,故称此地日夏日哈因塔拉即伤之甸子。后者指马的毛色,相传,成吉思汗的八骏之一夏日嘎茂日(意为黄骠马)闹了毛病,使成吉思汗甚为犯愁,正束手无策时,士兵禀报黄骠马喝了这里布日都的水之后已经与其它骏马一起奔驰如飞,毫不逊色了,听了禀报,成吉思汗高兴地说:“好!以后把这个布日都(即水泡子)叫夏日嘎淖尔,这片塔拉就叫夏日嘎因塔拉!”众得知,口口相传,夏日嘎之称几百年没有间断,一直流传至今。久而久之,“夏日哈"“夏日嘎”的蒙古语已被记作“舍力虎”的汉语地名了。
舍力虎水库为教来河中游的大型旁侧水库,位于舍力虎村西之舍力虎甸子。舍力虎甸子呈狭长形,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3公里,西端近孟可河、东端临教来河。1963年汛前,形成水库雏形,1964年3月正式动工修库,1965年9月竣工。水库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水库原设计总库容为1.6亿立方米,后割走蓄水面积8平方公里(库容为4000万立方米的部分),划归赤峰市敖汉旗(敖汉旗在库区内筑坝割断)。现蓄水能力为1.18亿立方米,工程等别为I等。该水库由主坝、泄洪坝、分水闸、滞洪库4部分组成,坝型为均质细砂坝。库区距大沁他拉镇城区10公里,距京通铁路5公里,影响下游420个村屯13万人口,54万亩农田。1998年有效灌溉面积22.44万亩,达设计面积的70%。水库在正常蓄水情况下,有养鱼面积3.75万亩,已全部利用,舍力虎水库横跨赤峰、通辽二市,其规模在全国沙漠水库中居首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